自去年九月廿四日,大陸福建省公開對外宣佈開放福建省民小三通「金馬遊」,廈門方面旅行業者反映辦證、審查太繁複及旅遊熱潮不如預期,這個聲音出現,透露這項政策,因政治力介入而凌駕旅遊市場的自由機制,致使雙邊都礙手礙腳而擦不出小三通的新火花。
大陸宣佈「金馬遊」政策後,雙邊都看好這個突破性的創舉,也符合兩岸小三通互航的宗旨及精神,無奈政治力的介入以及意識型態的牽絆,使得寸步難行,開放美意也束之高閣。
根據香港文匯報廿四日報導,去年十二月七日福建居民赴金馬旅遊正式開放以來(按:正式開放的說法,仍有爭議及確認),並未出現預期「每天六百人」的旅遊熱潮,甚至春節期間,廈門地區都發不出一個「金門遊」旅行團。同時,據統計,截至目前為止,福建居民赴金門旅遊僅二十三個團組,共四百零七人次,其中廈門方面僅組織五團七十五人次。
「金馬遊」是否算正式上路,仍有爭議,因去年立委選舉前,十二月七日金廈方面說是第一批金馬遊登陸,事後遭質疑是選舉炒作,陸委會也在作調查,並未公開說是正式實施。以後續的團數不如預期,以及低調處理,多少可以看出事件端倪。
在去年立委選舉正熱之同時,據悉,福州馬尾方面也有三個團要來,也以「金馬遊」第一團名義登陸,其實這三個並非「金馬遊」之團,我地方為務實推動及以昭公信,長遠考量後而婉拒,這項作法是正確的。
大陸福建方面堅持的是要簽訂協議,問題是簽訂協議,一是觸犯兩岸關係法,誰簽誰就觸法,二是協議文字涉及國家主權,三是開放民間旅遊,簽訂協議是多此一舉,無實質之意義。
上述問題的未決,致使「金馬遊」落實一再延後,而這期間到金、馬的團體,雖是觀光名義,嚴格區分並不屬「金馬遊」之政策範圍。因金馬遊每日是六百人,馬祖是一百人,凡福建省民均可申請。
香港媒體披露,實施至今近三個月,而市場情況遠遠不如預期。這個狀況是必然的,問題是大陸並未公開接受申請,而是以特定社團團體為對象。由於,認知上的差異,他們認為出去的成員要體面、要場面、也要情面,這樣又如何能打開市場。
再者,大陸旅行社也反映辦證、審查太繁複,在大陸本是如此,這也不必大驚小怪,凡是有權的部門都要抓一下,一個部門抓一下,再放的時候已消掉去的人興緻了。
兩岸事務就是如此,都不如預期才是正常,既然,對岸已宣佈開放金馬遊,我們就等著他們來,因我們再急,他們不急不放,也是空等待。
打開小三通「金馬遊」的鑰匙在對岸口袋
- 2005-02-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