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北機場改善方向不能模糊

  • 2005-02-27
 霧起霧散,但仍散不掉大家心中對馬祖機場改善的一團霧水,由於人云亦云,不但像霧起時模糊了焦點,也像霧散時分散了共識。
 今年從新春除夕至元宵過後,霧氣籠罩馬祖,空中交通開開關關,南、北機場改善的催促聲再度響起;元宵次日霧散天已黑,為輸運節後大批滯留旅客,北竿漏夜加開五班,創下夜航另一項紀錄;同時,南竿機場夜航的呼聲也隨之而起。
 說來說去,馬祖南、北機場最大障礙是在先天的地形,做到完全自動導航可能性不高,除非南竿炸掉整座牛背嶺、北竿剷平短坡山、大澳山,甚至牽動遷村,與其耗費之龐大及高難度,不如再蓋新機場。
 既然無法做到完全精確儀降,只能朝北竿模式,南竿先做到非精確儀降,初步規劃在塔台所在地的山坡向內剷除一百公尺。因按夜航條件,跑道中心點兩側需一百六十公尺的淨空區域。
 在此強調的是,大家不要像霧起時模糊焦點,是因外界眾說紛紜,或再摻雜選舉語言,在大家不明瞭實際狀況而容易造成誤導,也反而模糊了機場改善的焦距。
 南竿機場改善目前最迫切的是爭取塔台下方山坡邊坡的剷除,以求達到非精確儀降系統的裝設及夜航條件。至於,做到精確儀降,那要跑道中心線方圓一公里內都得淨空,以此間地形,是難上加難。
 再說,不要像霧散時分散了共識,經過南、北機場共同啟用後,大家已不分南與北,只要能改善,雙邊均蒙其利。
 平情而論,以朝更升級的改善,目前北竿機場的條件優於南竿機場,動支經費也比較少,施工的難度也比較小,爭取的可行性也比較高;而北竿機場弱勢的是民意度支持,因一般人都希望的是南竿機場。
 機場的改善,民代也好、地方政府也好,承受壓力很重,催促交通部、民航局、行政院的腳步也沒有停歇;而是中央改善計畫未具體化,無法做任何承諾。政治運作,各種手段不同,結果也會不同,我們不能草率行之,以達到改善目的為第一要務。
 至於,外界看不到運作過程,我們建議中央民代、地方政府在新的一年可以成立一個推動小組,適時做過程報告,以消除大眾疑慮及以訛傳訛之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