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圓山隴人的夢,也一償馬祖人的夙願,繼去年十二月一日介壽海堤工程動工大典之後,介壽海埔新生地及周邊整體開發工程昨完成發包,為馬祖今年新春開出了新景象,也編織出山隴美麗新樂章。
走過的總會留下痕跡,在民國八十七年興建南竿機場工程之廢土,作為山隴澳口填海造陸之後,造就了這塊馬祖第一黃金地,提供停車之便外,也成為居民休閒、釣魚及運動場所。
這塊海埔新生地的誕生後,各方希望充份利用,能予地盡其利,連江縣長陳雪生因應地方觀光發展及海岸防護之需求提出規劃,並籌措經費,經過兩年奔波於水利署進行連繫、爭取,獲得署長陳伸賢的大力支持,敲定了第一階段一億四千多萬元的海堤工程;第二階段的新生地整體開發工程一億六千多萬元也同步前進,則由各計畫統籌及地方自籌,縣府團隊努力付出的印證。
建設需要過程,計畫需要時間,才能與美麗相遇,就像火車從起點至終點,必須列站而過,不是從天而降,一蹴可幾,縣府團隊這三年來跨出的步履雖然艱辛,第四年伊始,重大工程開創,可以接受檢驗。
去年已動工的第一階段介壽海堤整建工程,由現有堤防南側約一百公尺之處的東側海岸向西南方向延伸約一百八十公尺;為保護海岸之目的,採沉箱作為結構主體,外側拋放消波塊。在完成之後,可供船隻靠泊之用,若直航莒光,更縮短兩地之距離。
昨完成發包的第二階段—介壽海埔新生地整體開發工程項目包含整地工程、停車場新建工程、景觀戲水工程、縣民廣場工程、兒童遊戲區工程、防波堤面改善工程、汙排水工程等,原集水池縮小五分之四,保留五分之一作為景觀戲水。
這項工程的目標及構想以發展地方特色,結合觀光資源為主,並以促進社區環境的改善更新與現代化為輔,構建一個嶄新的休閒空間,並融入地方民俗活動與海岸風情,進而賦予空間豐富多彩的生命活力,未來在串聯南竿島上緊密交織而成的地方觀光網絡中,細心琢磨的觀海據點。
這項計畫即利用此一新生基地,配合原有的停車場以低密度開發方式重新塑造介壽村景觀,並與在地文化及既有景點結合,連接觀光及商業動線,以吸引人潮,並帶動商機。至於,廣場的用途,可分為入口意象塑造、山隴市民廣場、生態自然步道、海景戲水池及景觀防波堤、兒童遊戲區、公共景觀設施、停車規劃、鋪面美化、增加綠美化、綠蔭、配合形象商圈工程:::等,期能透過新生地規劃,將周邊景觀作完整連結,重新改造整體景觀。
山隴拜腹地之賜,成為馬祖第一,海埔新生地整體開發,將開啟山隴魅力新丰采,也開啟了地方觀光新商圈。
開春大工程啟動,代表地方建設的躍升,也帶動地方生機的願景。未來,國內商港、福澳、清水至珠螺外環景觀道路、新生地開發以及四大力拚觀光園區工程,馬祖基礎建設將更上層樓,再配合南北機場改善,觀光大旗迎風飄揚。
山隴新風情 新地景
- 2005-03-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