反分裂國家法與金馬小三通

  • 2005-03-22
 自中國大陸通過「反分裂國家法」,台灣島內與金馬外島氣氛形成有趣對比,一個是激化、一個是平淡,金馬兩地反而關心的是小三通會不會受到影響。依目前情勢,沒有什麼改變;至於未來兩岸若衝突升高,也不排除任何可能性。
 備受矚目的中共「反分裂國家法」草案於本月八日正式送交大陸全國人大審議起,即引起全球關切,民進黨為表抗議,三二六號召全國百萬人大遊行,在野黨也向國際發聲,反對中共執意通過,國際輿論也譴責中共使用兩面手法,為入侵台灣建立法源。
 中共反分裂法從醞釀至定調,就是針對台獨勢力,不管以任何名義、任何方式造成台灣從中國大陸分裂出去的事實,即採取非和平方式及其他必要措施。
 小三通問題就已錯綜複雜,不要說解決兩岸問題,在中共十四日通過反分裂法之後,金馬從地方至中央民代關注的是對小三通的影響,一般民眾反應也平淡,感到似乎很遙遠,反而是如何落實小三通,活絡金馬的中轉商機。對兩岸爭論問題,金馬鄉親也是持以維持現狀的立場,雙方不必太激化,台灣不搞台獨,中共也不必口口聲聲強調必要時以武力解決,兩岸的事,的確需要時間,這一代沒成,下一代說不定可成。
 在兩岸較勁下,是否會對小三通造成影響,陸委會已做表示,小三通政策是既定方向,絕不會受此次反分裂法所影響而關閉。這項說法,表示我中央認為是既定政策,小三通不會隨之起舞,照現有模式、機制運作。而大陸對岸也沒有其他動作,或是傳達其他訊息,金廈、兩馬之間仍「按譜彈奏」。
 以小三通而言,大陸除重大政策由中央裁示下達外,幾乎都是交由省、市執行,很多事務大都由廈門、福州市決定;只是,大陸中央諸多政策,地方另有對策,致使小三通事務的突破、創新總是曠日廢時,這是雙邊執行落差,思維不同。
 平情而論,我方小三通政策,反而礙手礙腳,中央主管部門集權管理,並沒有下放權責,更沒有充份授權地方政府;就以兩地協議,就曾修法約束,讓地方心有餘而力不足。
 兩岸小三通目前最大瓶頸,不在於反分裂國家法通過影響,問題是出在大陸太堅持協議簽訂,這些文書形式,我們認為沒有意義,而對岸卻認為是業績。另一個問題是,我中央自我設限,一切都得經核准,造成作業僵化、牛步化。
 中共反分裂法通過,兩岸關係又陷低潮,也有人認為,大三通的前進腳步又加了一塊大石頭,反而對小三通有利。不過,若衝突升高,未來還是有變數。因此,兩岸避免對立,和平就好,對未來小三通也好,對大三通也罷,才是一條走得長、走得久的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