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間處處有溫情,雖然她離開這邊,回到地球那一端,但是只要提起姆姆,石仁愛修女的熟悉身影及慈藹容貌又鮮活在大家眼前。她在馬祖無私的奉獻、大愛的付出,樹立了最佳典範。南竿一群婦女最近組團前往探視,在姆姆回到比利時的日子裡,她的消息,透過名攝影工作者林保寶捎來短箋及圖片之外,在年節時,姆姆也會輾轉由友人代向鄉親致意;每當她的動向狀況披露後,大家也會獻上祝福。
南竿婦女在李金梅議員發起下,自行組團前往探視姆姆,令她好生感動,並在她退休生涯歲月留下溫馨記事。
她的一生,馬祖是她的第二個故鄉,民國六十五年初由金門至馬祖服務,並接替蘇海星修女創設的「海星診所」工作,展開為婦女接生,為老人服務的腳步,踩在南竿的每一個村落。
滿心喜樂的姆姆,在走過廿五年的馬祖歲月裡,以修女心、慈母情關懷這片土地上的人,稱她是馬祖的媽媽,天主的僕人,一點都不為過。她在此間服務,常常忘了自己,而她居住的地方是最簡陋的,吃的也是最簡單的,每天出門搭公車、走路,也不覺得累,她完全是愛的驅使。
金馬兩地,對天主教會而言,是一個很特殊的地區,金門原本屬福建省廈門教區,而馬祖則無特定歸屬,後來金馬列為署理區,由台北總主教兼管,因地處偏遠,派遣修女在此間工作及服務。姆姆石仁愛在馬祖服務最久,因年事已高,她雖數度延長留馬,地方也曾透過行政管道,請台北總主教同意讓姆姆留在馬祖,但礙於教會規定,姆姆才不捨離開,回到比利時休養。
愛是不會寂寞的,名攝影工作者林保寶因藝術工作而進駐馬祖,於民國八十八年五月與姆姆結緣,十月即放下所有工作,以近距離採訪,並作成日誌紀錄,在姆姆離開馬祖的那一年,發表了「愛者—石仁愛修女在馬祖」一書,由天下文化公司出版,獻給大半生奉獻的歲月,作為最珍貴紀念,也是馬祖人送給姆姆最佳的禮物。
愛的語言,人人都懂,在大陸偷渡客的眼中,姆姆更是他們最尊敬的長者,當他們因滯留太久而有情緒浮動時,姆姆則是最寧靜、最平和的,只要姆姆出現,投以真愛的眼神、問候,他們的情緒得以緩和、紓解。
愛者—石仁愛姆姆在馬祖的付出與奉獻,所散播的光與熱,永遠烙印在馬祖人心底,我們希望這份光與熱,照亮社會人心,多一份扶持、交會、關愛,少一份憎惡、憤恨、不滿。
姆姆石仁愛的光與熱 永遠照亮馬祖
- 2005-0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