隨著大環境改變及軍事科技化,國軍精進裁減,雖是擋不住的趨勢,但是金馬外島在兩岸尚未簽署和平協議的局勢下,不宜將現行的防衛司令部降編為指揮部,一則鬆化前線作戰的機能架構,二來對金馬人民生計產生更大的衝擊。
自國軍實施精實計畫至精進專案,金馬外島已大幅裁減兵力。近年並傳出金馬防衛司令部的編制,將縮編為指揮部架構,國防部也證實在國軍精進案執行和規劃狀況,除三軍總司令部將於明年元旦調整為司令部以外,金門、馬祖、澎湖和台灣本島花東均將縮編為指揮部。
金門在兵力最高峰時是五個師十萬大軍,最多駐軍高達十二、三萬人,目前已減至萬餘人;馬祖最多時也曾近三萬人上下,目前不及萬人,若再縮編為指揮部,勢必再減半,而再分散各島,兵力更顯薄弱。
金、馬、澎司令部縮編,最受衝擊是金馬,尤以馬祖觀光事業才起飛,長期依賴收入的駐軍消費再減半,無怪乎地方民眾感到茫然,原已冷清的街道將更蕭條。
外島司令部縮編,前線非軍事化的意味也就趨濃,民間的生計將是受創更深,而觀光遊客來取代駐軍恐也緩不濟急,同時,旅遊受惠的初期也侷限相關行業。
固然,現代軍事科技、民器火力提昇,已不像傳統戰爭而需要重兵駐守,加上中共導彈和戰機都可直接飛越台灣上空,金馬外島的戰略位置已不如前,但是國內媒體及專家也分析,如未來我方有意與對岸簽署兩岸和平協議,現在就先單方面前線撤軍,未來在建立軍事互信機制的談判過程中,恐怕會少了一些籌碼。對於兩岸簽署「和平協議」的可能性,北京在「連胡會」中首度有正面回應,姑且不論對方要求的「認同九二共識」前提我方能否接受,就單從著手談判的操作面來看,我方目前應先檢視是否具備足夠籌碼與對岸談判,如果要求中共撤除甚或銷毀對台導彈,我方必須準備是要以「軍事換軍事」,還是「政治換軍事」,北京總不可能「免費」單方面主動撤除導彈。
再說,目前兩岸軍事力量,在數量上早已完全不對等,雙方戰略和武器裝備也是一攻一守,台灣目前可用來談判的軍事籌碼已屈指可數,國際上慣用的裁軍在國軍「精進案」後已沒有再壓縮的空間,兵力後撤的方式也只有以「金馬撤軍」換取銷毀共軍導彈,否則就只有不該觸碰的「減少軍購」會讓北京有興趣,其他剩下的恐怕都屬於政治層面的籌碼。
在外部環境上來看,兩岸尚未簽署「和平協議」,金馬防衛實不宜自我縮水,因少了談判籌碼;在內部環境上來說,金馬現階段仍需要駐軍的消費維持生計。我們希望中央以金馬過去長期付出,以及角色續演,逐步進行精減,待金馬觀光全面躍升,再真正非軍事化,朝國際觀光島嶼前進。
現階段金馬軍事仍不宜縮編為指揮部
- 2005-05-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