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台灣中南部「政治支票機場」,比較馬祖南竿機場,在爭取過程上,似乎頗為吻合;在興建效益上,也似乎拚選票之味;但在實用上,它比這些政治角力下的機場有效益,只是功能仍不彰。現既已事過境遷,也成定局,還是有此一說,把南竿興建的經費投注在北竿,機場狀況更可改善;也有一說,是蓋南、北大橋也可做到三分之一。
中國時報昨天「看問題」專欄,剖析從馬祖南竿機場、台灣屏東恆春機場、台中清泉崗機場、屏北機場都是政治考量下產物。不過,不同的是南竿機場有它效益性、需求性,而且現在是國內黃金航線,不像上述機場面臨關閉的命運。
南竿機場興建,是因時空環境所致,北竿機場在民國八十三年啟用,初期因屬小型機場,運量小、飛安不佳的狀況下,拉大了南竿興建的聲調,並在選舉考量下允諾興建南竿、擴建北竿、北竿東移;如今,南機標準狀況不如北竿,外界對其決策產生疑慮。固然,受先天地形所致,但外界說法,當初將興建南機經費併到北竿,再填海擴建,今日的機場不致於深受霧氣所苦。
昨天中國時報「看問題」專欄,是以機場興建,拚選票不問專業的論述,發人深省,值得大家一讀。文中說,台灣小小的一個島嶼,每經一次選舉,就會增添幾座政治人物承諾地方興建的機場。就這樣只有二千三百萬人口的台灣,卻有十八座民用機場。政治人物有恃無恐,儘管開支票,反正有民航事業作業基金在撐腰,但再會生蛋的金雞母,也會有財源枯竭的一天,最後要收拾爛攤子的,卻是無辜的全體國民。
該文中提到在台灣高速鐵路即將通車之際,國內航空公司已處在不合併即難以生存的地步,政治人物還在迷信蓋機場就能吸引選票。為了滿足地方的虛榮感,幾乎每個縣市都有一個對外門戶,卻都難以自給自足,只有靠民航事業作業基金的老本殘存。綜觀這些「政治支票機場」,恆春五里亭機場啟用一年多來,有大半的時間都因落山風停飛,旅客不上門,機場門可羅雀,航空公司要抽腿,民航局硬不肯,落得四家航空公司以輪流飛航應付。總統選舉開出支票,台中機場搬到清泉崗後,客人往來不便,飛航台北航線的業者無奈撤走,只剩一家獨撐大局。而即將啟用的屏北新航站,目前就只有復興飛航,每天三班,假日五班,使用率不理想,但每座機場都要有一組人員伺候,民航局花大錢蓋機場,值不值得?不過,南竿機場在實用上的確有它功能,尤在台灣高鐵啟用後,更是一條熱線。另外,馬祖島嶼分散,兩座機場還是有它的必要性,不像台灣都在一個島上。
今引述這篇中時專欄,一則希望中央不要將民航作業基金再因蓋機場蓋到破產,而要改善南、北竿機場,二來期盼在地的我們在地方建設思考上,島際間以整體為考量,以公眾利益為先。
看中南部「政治支票機場」之省思
- 2005-05-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