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聚落保存至再造,尋回昔日容顏,也找回傳統風華;在完成復古修繕之後,賦予再利用,以添觀光資產,是溫潤這塊土地生活與生命的最佳價值。這十年來,從牛角出發,芹壁躍升,再到鐵板、津沙崛起,為馬祖型塑知性旅遊的特色招牌。而這塊金字招牌立於不墜,委外經營民宿品質,的確是最大關鍵。
芹壁聚落修繕房舍二期委外經營民宿依約到期,如何處置及延續,引起外界關切與討論,民意認為經營方向應全面檢討規劃,管理部門則表示依約辦理,對鄉親的建議,給予尊重。
這座百年山城在完成第二期十間民舍修繕後,於民國九十年五月公開委外經營,以渡假民宿服務為經營項目,因屬輔導開發性質,並鼓勵民間投資參與,以象徵租價委由業者執行。第一期五間及第三期八間的民宅也於今年初比照委外經營,其委外合約、經營方式,與其他聚落大致相同。
芹壁第一期民舍修繕後,因該聚落具完整閩東風貌之美,加上知名度,各界期待也隨之升高,經營業者承租的心理壓力也大。在規劃經營之初,業者以渡假村為策略目標,前後也投下數百萬元,並曾造成旅遊新焦點。
在各界矚目下,芹壁渡假村於九十年初推出,含中餐部、咖啡廳、會議廳及七間民宿,可供百人住宿,不少遊客慕名而來。同年五月,一場國際性學術饗宴-環太平洋區參與式社區設計研討會選在此間召開,不但豐富了芹壁人文資產,打響芹壁渡假村知名度,更使馬祖推上國際島嶼的地位。
好景不常,芹壁渡假村在一陣熱度之後,逐漸的退燒,其間除了SARS風暴客源怯步,南竿機場啟用,北竿搭機明顯減少,造成降溫之外,民宿房舍本身結構、設施及膳宿餐飲服務品質等,也是留宿客源流失的原因。
外界討論的是渡假村住宿設施、相關配套及餐飲服務品質,不如訪客所預期,致使口碑無法建立。以芹壁傳統石牆瓦房的結構,在冬季東北季風長驅直入,強風作響難以入眠;夏季炎熱,後山四周草叢,蚊蟲叮咬,加上無法密閉裝設空調、冷氣,住客整夜輾轉反側;同時,衛浴設施因遷就木材結構以及現代、復古爭論,也使品質大打折扣。
平情而論,業者雖用心,但也考量投資成本,還有四年一約,加上歸還原屋主年限六至九年不等,屆時需向原地主承租,變數很大,再加上客源不穩定,服務的品質造成不良循環,及矛盾掙扎心情。業者在經營期間,未能調整策略、心情及服務目標達成上,後期未予盡力,外界的責難必須承受。
芹壁也好、津沙也好,古厝再利用的經營者,因除了本身獲利之外,還肩負傳承、發揚的社會責任,所以,經營者必須體認,最後不是盈虧作為收場,而是以社會的掌聲為指標。
從牛角漁寮書齋、芹壁渡假村、牛角依嬤的店、海角民宿,至鐵板海岸咖啡、津沙文化村咖啡、餐飲,均為馬祖推動聚落風貌修繕,塑造新生命的指標之一,在委外經營方向需要妥善規劃,以及品質的規範,為聚落再造的新生命擦出亮麗的火花,為馬祖觀光升級加分。
聚落公共空間委外經營具指標作用
- 2005-05-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