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台北醫療一線通,馬祖也能共享台北市門診醫療及健康管理資源;讓鄉親生活在這裡與台北都會的距離更貼近。地方政府推動執行「台北-馬祖醫療整合系統」,主要提供鄉親門診就醫之便利、安心,營造一個與台北市民一樣的看診服務。
隨著空中交通的啟用,在馬祖除了一些生活機能不便外,居住在此逐漸感覺與台北沒有兩樣,而生活的不便,我們可以從簡,也可適應,唯一不可就簡的就是醫療作業。連江縣衛生局這十年來不斷推動台北醫療資源共享政策,就是最有效力,成果立現的作法,不但突圍馬祖、台北的距離、空間,也升級了地方醫療作業,更培植了在地醫師專科能量。
繼今年促成與健保局簽訂醫療給付效益提升計畫之後,衛生局又進一步推動與北市醫院線上門診作業,透過數位化視訊,專科醫師門診或會診時,在台北與馬祖沒有所謂距離、空間之別,台北醫師坐在診療室就可解讀報告,並作最專業的判讀。
以馬祖環境、人力的條件限制,要做到與北市醫院的門診等級,除需要時間等待外,留住專業醫師人才更是難題。衛局在深層思考問題,尋求最快解決方案,就是運用台北市立醫療團隊。自民國八十九年起,北市立各大醫院專科醫師定期前來駐診,不僅立即提升醫療作業能力,在地醫師交換赴台接受專科訓練,這五年多來,縣立醫院培植婦產、小兒及外科專科醫師,也是最大的資產。
與台北醫療資源共享,健保局補助的醫療效益提升計畫經費是最大的推進器,而北市政府與市立聯合醫院的支援協助,是促成的最大發動機。台北市長馬英九是將台北市立醫療資源與馬祖共享的最支持者,前衛生局長葉金川是穿針引線者,現任局長宋宴仁、市立聯合醫院院長張衍更是大力促成「台北-馬祖醫療整合系統」的啟用。
今年七月國軍精實案的落實,馬祖國軍醫院縮編為野戰醫院,為因應地方醫療體系結構,地方政府除向衛生署爭取新醫療大樓,並規劃重新結合在地醫療作業資源外,並推動「台北-馬祖醫療整合系統」,北市衛生局及市立聯合醫院組成專案小組前來瞭解、協助規劃,建立一個台北-馬祖醫療資訊平台。
這個醫療平台,等於穿越空間、距離,台北醫師經由「台北-馬祖醫療整合系統」作業,在電腦影像視訊上,立即獲得門診、檢驗、X光、斷層攝影的報告,進行專科就診或會診判讀,病患不必台馬兩地奔波。
除了這個時效性之外,並在直升機後送作業上,建立醫療照護機制,讓北市各市立醫院提供馬祖鄉親最妥善的診療看護,為大家帶來更好的醫療品質。
用心,可以把每一件事做好,地方醫療受主客觀條件,雖然無法做到完美,但地方醫療團隊近年在醫療資源利用、門診就醫升級及健康篩檢追蹤管理等,多了一份提供鄉親周全的服務及保障,「台北-馬祖醫療整合系統」上路啟用,更是加厚一層平安的護身符。
馬祖-台北門診一線通
- 2005-06-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