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土地測量收費 說登記申請作業

  • 2005-06-16
 自開始收取申請土地複丈費四千元,民間沸沸揚揚,成為爭論焦點,以地方實施土地總登記作業前、中期均未收費之例,應可援例相隨,以體恤民情;同時,在地政人力上亟待撥配,加快完成根基大業;還有在認定、審核上應予從寬,以落實還地於民之美意。
 地方自治後,面臨百事待舉,土地登記是最重要施政之一,也是最為棘手工作。過去戰地政務時代,軍政合一,凡事皆以軍事為首務,因恐土地問題影響防務,金馬軍管政策當以土地登記摒除門外,致使地方土地總登記遲遲未行。
 金馬回歸常態,地方於民國八十四年起,實施土地總登記,以建立地籍制度,因土地總登記期間,仍存沒有申請登記、有申請但證明文件不足、時間逾期以及有爭議之土地現象,民國九十二年再延續實施未登記土地複丈申請作業,目前已完成東引、莒光申請測量,接著南、北竿同步展開,屬土地總登記的最後一個階段。
 由於這次未登記土地複丈測量開始收取費用四千元,引起民怨,在本次議會定期大會施政總質詢,成為議員關切議題,質疑此項收費之必要性,要求政府予以取消收費並歸還申請人。地方政府立場則以依法行政執行,但在未收複丈測量費用的前例可循及過去五十年軍管剝奪人民權利實情,地方相關主管部門將邀集法律、地政專業人士召開專案會議研討,尋有利點解決。我們期待相關部門朝地方特殊狀況,以及戰地政務時期延宕土地登記,須補償回饋人民權利的方向著眼,使這個最後階段的土地作業劃下最終的句點。
 據估計,地方未登記土地有五千多件,這次東引、莒光再申請大約三百多件,南、北竿預估三千多件。民意質疑的是,無主未登記土地申請最後一次機會立意雖佳,過去在認定、審核上過嚴,並絕大多數遭駁回,使政府好意變成惡法,我們希望從寬認定,順應民意。
 再者,民意抱怨憤慨的是,大陸淪陷,國軍退守馬祖,帶的只是槍桿子,並沒有帶來任何一塊土地,除借住民舍之外,並強佔民地由據點擴大至營區,在民智未開,威權統治年代,鄉親敢怒不敢言。如今,無主土地申請登記,進行公告或民眾提出還地於民申請,國軍提出異議,形成土地糾紛官司,鄉親四鄰證明反而不敵國軍強佔列冊證明,成為鄉親心中最大的痛,我們期盼司法兼顧情、理及歷史背景。
 土地問題的確棘手,縣地政事務所在地方自治後成立,這十年來以十四個人力,承受四鄉五島繁雜的土地業務,著實沉重、艱苦。反觀金門人力有一百二十人,負責測量八組二十五人,而馬祖一組三人,在執行速度、周延度上,難免打折扣,有待增補人力,以符實際所需。
 這塊屬於馬祖人的土地,從祖先和平佔有,代代相傳,如今主張所有權,當然在依法行政下,必須具備證明認定,但在審核時予以從寬。至於,國軍佔據民地,籲請國防部、陸總部落實還地於民之政策,早日洗去過去「佔」地政務的陰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