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盼臺馬輪「東馬東台」改善東引人坐船的苦

  • 2005-06-21
 大船入港,一直是離島東引、莒光鄉親的夙願,從民意倡議、政府推動至公眾討論,臺馬輪「東馬東台」航班方案,地方政府採取折衷方式,今年七月一日起採兩天一次,試辦二個月,視成效再做檢討。
 「東馬東台」的航程路線是先到東引,再到南竿,然後再到東引後開往基隆,主要解決東引長期在冬季坐小船的痛苦,以及可帶進較多遊客往返。在冬季往返東引的旅客,遇到風浪時才深深體會到東引人的苦,所以,這種苦楚,東引民代感同身受,大力奔走及思考解決,議員張永江對船務熟稔,提出可行方案供公部門參考。
 離島東引的對外交通,從前議員劉家國提出臺馬輪天天開船付諸實施,到議員張永江倡議軍租船合富輪兼跑東引、莒光及臺馬輪「東馬東台」兩個具體方案,供交通部門研議,證明只要用心,可以把每件事做好。
 交通部門在上月底也同時研擬三個方案,有臺馬輪雙向夜航、軍租船合富輪及重修連江壹號,並以公共議題拋出交由公眾討論,雖然各方意見不同,但經由眾人看法及提供意見,可供公部門參酌,不失為理想的作法。
 以臺馬輪雙向夜航較不可行,軍租船合富輪費用較高,最後以臺馬輪「東馬東台」較優,至少可操之在我,而增加開銷也是必然,未來如何開源節流需要再思考。
 為了交通,這個方案實施,當然有所改變,如到達基隆時間拉長、船員比較辛苦以及虧損增加等;不過,大眾運輸支付在可接受的範圍內可以試辦,至於時間延後到達基隆、船員工作加重,大家要予體諒、配合,感受一下東引人過去坐船的苦。再者,我們生活在馬祖,不能說南竿享受一切,離島的心情,我們也要理解。
 「東馬東台」的方案另一個附加價值,在天霧時,中午可以選擇坐船回台,一則當天有急事者可趕回,二來紓解滯留人潮,等於旅客多了一個選擇。
 莒光對外交通,地方政府這三年也極為用心改善,從航班增加,到現今規劃連江壹號重修行駛,也就是力求升級島際交通的服務,議員劉榮華每次質詢都是鎖定焦點。
 這次島際交通的改善方案,以公共議題丟出討論,如同試探氣球升空作為風向,聽聽大家的聲音、看法,地方政府的作法值得肯定,各界的意見,值得參考,而民代切身感受提出的思考方向,值得讚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