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意催促兩家進駐前的深層期待

  • 2005-06-24
 在國內其他三家航空公司均無意願經營台馬空運航線下,民意期待的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馬祖短期內恐無法實現,立榮獨家的局面還能持續多久,目前也沒有確切的答案。為維護市場良性的自由競爭及旅客基本權益,我們仍要求民航局繼續推動第二家飛航馬祖,並落實督促立榮加強服務品質及建立疏運機制,以平息民怨。
 地方民意聲聲催促開放第二家航空公司進駐馬祖,民航局於上月邀集縣府、專家學者、政院消保會、消基會及相關單位召開研商南、北竿航線開放申請營運會議,除配合地方民情需求、旅客反映,並綜合考量南、北機場經營特性、市場規模、業者飛航意願以及旅客權益等因素,進行檢討開放增加第二家航空公司飛航事宜。會中雖各有意見及不同看法,民航局最後決定開放申請,並調查其他航空公司意願。
 除立榮之外,國內華信、復興、遠東等三家在會中曾以無此能量及沒有意願作了表達,民航局仍以正式公函給各航空公司,三家航空公司分別於六月初回覆均無意願經營,業者表示,基於機型限制、營運、操作等層面考量。
 以南、北竿跑道長度限制,華信福克五十減輕載重後可起降南、北竿機場,但因此型飛機架數不足,去年又加入金門航線之後,以及一架租約已屆滿,只剩四架次,目前無能量加入台馬航線。至於,復興、遠東航空則表示沒有意願。
 以經營層面而言,民航局說,九十三年度台北-南竿航線平均載客率為百分之七十二點三,台北-北竿航線百分之五十八點一,供需尚稱均衡,這個說法未必公允,因除天霧無效飛行之外,平常仍是訂位客滿,而且七至八成的載客率則是黃金航線;同時在旅遊旺季,一票難求,應是供需仍然失調。
 以操作層面來說,兩座機場,兩套設備對新加入業者是負擔,最早華信傳出只飛南竿,其實也沒關係,南竿往返流暢的話,遊客南進北出,或是旅遊動線延伸北竿,對南、北皆是獲利,南、北已不會太要求家數,北竿只希望立榮恢復正常四個航班,以及關場開場後能在有效時間內搶飛輸運。
 在南、北竿機場條件未改善、擴建及無其他航空公司加入之前,我們希望民航局除持續推動第二家加入之外,要落實督促立榮加強服務品質及搶飛疏運機制的建置,並尊重地方的意見,而不是民航局與立榮兩造說好就算。
 以北竿五月起減班為例,民航局、立榮的做法草率、獨斷,並破壞最初的協定,凡班次、班表異動調整,均須事先協調地方同意行之。
 為今急迫的是,呼籲立榮儘速恢復北竿原先的常態四班,以及與地方積極會商研擬關場開場後疏運機制建立,以符大眾的期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