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陸每日百人遊正式踏上馬祖,寫下了兩馬小三通互航新的一頁,也開啟了馬祖觀光的另一大門。它雖是遲來的腳步,但是這一步跨越,是民國九十年開放以來最重要的一步,象徵兩岸小三通有再突破、再躍進的空間。
自開放小三通以來,因僅單向我方人員赴大陸旅遊,並未落實互航之精神,至開放每日百人遊前,大陸至馬祖的專案團體人數不到五千五百人,雙邊懸殊過大,地方政府及民意也不斷催促對岸早日開放互航。
去年秋節前夕,大陸福建省宣佈同年年底開放每日七百人遊金門、一百人遊馬祖,我地方政府、議會亟力奔波,希望早日促成,後因協議之事而一再受阻。直到今年六月十四日,地方四家旅行社與福建二十一家獲准經營福建民眾赴金馬澎旅遊的組團社,在福州簽訂「經營『馬祖遊』組團社和馬祖地區接待社業務合作合同」才正式拍板定案。
由小三通做為旅遊平台,地方各界樂見其成,除了顯現兩馬大門暢通之外,也傳達商機規模擴大的意涵。
第一、 旅遊市場變大:每日一百人只是一個開放初期的基準,若運作正常,人數可以增加,同時對岸也宣佈將範圍擴大福建省外團體。
以遊團三天兩夜的行程,持續正常的話,一天有兩百人的話,一人八千元台幣的團費,一團八十萬元留在馬祖,等於創造馬祖另一個經濟來源。
或許,有人認為,遊團受惠的是旅行社及周邊服務業,其實不然,如同前述它創造馬祖經濟規模,相對地,繁榮了地方商機。還有,一般人也認為,遊團消費不大,如果叩準市場,抓住商機,仍具開發潛力。最近有不少店家思考及探詢百人遊的生意方向。
第二、 進出口項目變寬:目前小三通的物資進出,雙邊都在捏緊,雖然,對岸一再宣佈擴大開放項目,不過,也仍流於形式,我方中央更是保守。
隨著人員互動頻繁,往來密切,政策法令自然跟著鬆綁,物資限制就會變寬。因人一通,物就不是主體,雙邊的開放項目就會變多。
第三、 開放範圍變廣:以往返工具及班次範圍,由初期專案申請、團進團出、不坐雙方船隻,至今固定航班,一年多次簽,不分船隻,不可能的事全部實現,開放範圍變廣,未來互動密集,共識建立,空中小三通不是沒有可能,初步可能先由直升機、再固定翼,一步一步付諸實施。
兩岸分開太久,需要的是時間,意識型態的差異,也是要時間化解,小三通這四年多來,地方走得很用心、也很委屈,在中央政策不明朗狀況下,細心經營,步步小心,開出了一片天。當然,距理想還有一大段路要走,不管是一小步,還是一大步,只要我們堅持走這條路,就是向前推進。
對岸百人遊 小三通將變大、變寬、變廣
- 2005-06-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