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金廈小三通犯罪案件升高,對兩馬是一個警惕,尤以雙邊人民在不知法的狀況下,兩岸跨境犯罪共同防制、連繫機制,有待中央與對岸協商,一則維護地方安全,二來保護人民免於觸法。
由於案件總數有增無減,並以去年成長幅度最大,同時與未實施小三通前相比較,增加百分之四十五,其中以違反國安法最多,偽造文書次之。兩馬雖未取得統計數字,不過實施小三通也會發生同樣情況,只是比例較低,而防範工作不容輕忽。
違反小三通法令,多為兩岸人民走私及對岸非法入境、偷渡以及偽造文書等,觸犯國安法、兩岸關係條例、毒品防制條例、漁業法,各項犯罪案件互有消長,可了解犯罪內涵及惡化趨勢。
以走私而言,毒品、槍械不要說對岸,在各國皆是嚴禁非法輸入,且是走私項目中之大忌。從過去最早的「物物交換」至「小額貿易」,由手錶換銀元,到漁農產品輸出,以及轉運一般貨品、機具至大陸,既使查獲也是沒入、罰款,不致於身陷囹圄,甚至判處死刑。
在走私當道、門路複雜化之後,令人憂心的是胃口變大、貪念變大,槍械、毒品是暴利走私,以心存僥倖,一次沒事,不代表以後平安;尤以毒品輸運,不知法者總抱著一試的心理,種下不可挽回大錯。金馬民風淳樸,問題是犯罪幕後集團利誘必予隔絕。自小三通以來,轉運毒品、槍械也曾發生,他們當事人受人利用,最後無法抽身。
以偽造文書來說,金門近年曾經發生假台商、假住民透過小三通赴大陸遊玩,由金門當地人士代辦,在遊玩金門之後再轉至大陸三天二夜或五天四夜,收取偽造身分證明的代辦費用。金廈往返便捷的通道,衍生出違反法令的弊端。
至於,非法入境,在過去曾偶有聽聞,大陸人士以假結婚、假身分入境,以及逾期滯留情事。目前海、岸巡強化執勤及此間特殊環境,極易察覺,近年已少發生。其他違反國安法、漁業法,據金門統計數據,較難降低,反而違反兩岸關係條例下降一半。
兩岸往返頻繁,交流密集,跨境犯罪升高,值得兩岸共同防制,中央機構必須務實面對及協商,以積極態度保護人民免於犯罪,並消弭於無形。
兩岸實施小三通,中央初期的「除罪化」及「操之在我」部份並未落實,以精神層面及長遠互動觀之,不落實反而帶來負面。
總之,小三通的實施,雖與民眾期待有落差,但至今四年半,還是有它的成效,在成效的同時,衍生的社會、經濟、治安等問題也深植中央及對岸,還有大家的警惕。
隨著兩岸交流密切,兩岸跨境犯罪問題,應加強雙邊聯防運作、情資交換,以強化雙邊治安組織運作外,跨境犯罪偵查與刑事司法互助之研擬及操作值得研議具體配套措施。最後,我政府應在政策上考慮讓小額貿易也合法化,以利集中管理,藉以阻絕走私之誘因,並使金馬成為兩岸集散轉運中界心,同時加強海巡、岸巡執法人力、船艇,杜絕大陸非法越界、不法情事,以維護這塊土地的純靜。
小三通跨境犯罪 兩岸共同防制
- 2005-07-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