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馬祖遊客流量創下新高之後,外界看好今年旅遊的買氣,不過,最大問題還是取決於天候、交通、報價等因素;再者,觀光是永續經營事業,我們著重的應是質的升級,而不是看重量的升高。
根據去年粗估,到馬祖遊客流量約十萬人左右,是歷年最高點;同時,在馬祖知名度打開,以及南亞海嘯對東南亞國家旅遊景點破壞,一般預估今年還會再成長。我們當然希望遊客愈多愈好,但是有賴各項配套促成。
以天候來說,今年天氣特別怪異,霧季深鎖馬祖,自春節前起,一直至六月的霧氣聚了又散、散了又聚,連酷夏的七月也要「插花」一下。根據資料,最長霧聚三天半,南竿全天關場連續二天,這也是罕見現象。
天候不穩定,是遊客外出旅遊最大心結,尤以原先排定行程,因天候不佳而影響往返,則打亂了一切行程。
以交通而言,天候不穩定,直接影響空中交通,而空運又是遊客第一選擇,在開開關關的狀況下,不但造成遊客心情起伏,旅行社更是心亂如麻。在霧季期間,四月天氣轉暖,旅遊旺季起跑,十多團遊取消,有的更改行程轉往金門、澎湖,也是旅行社不得已的變通作法。
再說,陸地交通部份,團遊增多,公車因租金便宜而一車難求,民間客車費用在旺、淡季流量不平衡及人力、油料開銷下,支付成本較高,我們建議業主可否換個角度思考,在價格上有個彈性,或許更具有競爭力。因若無調整空間,旅行社打退堂鼓,損失的還是在地的收入。
在報價部份,遊客總認為我們團費偏高,主要機票高、物價高,旅行社及周邊服務業也的確有苦難言,但是各相關業者還是需要多溝通、多交換意見,大家建立一個共識,各再壓一點,以量來補。
旅遊有旺、淡季,旺季約四月春暖花開起,今年因霧而使流量受阻,七、八月包車不增反減,與鬼月不出遊多少有關連。在暑假結束後的九、十月還會有一波人潮,多為中年以上遊客居多,也是馬祖旅遊客最大族群。
在活動促銷方面,地方觀光部門今年做的也很多元,除再推「海洋之旅—馬祖海上桃花源」促銷套餐之外,賞鷗活動也持續再做,加上驚艷馬祖海洋季、馬祖音樂季、馬祖藝術繽紛遊,反而更多了一份知性、休閒氛圍。
總之,我們不必太看重量的升高,應要著重質的升級,以現今的馬祖知名度及別具風情的招牌,在遊客心中仍是一個嚮往的地方,只要我們把旅遊服務品質做好,自然旅遊市場就會做大。
旅遊著重在質的升級 不是量的升高
- 2005-07-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