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馬小三通今年前半年出入旅客逾一萬七千人次,比去年同期增長百分之八十五,這是必然的走向,也顯現這條海上之路的火熱。在流量成長的同時,雙邊之間仍有部份措施待改善、落差待拉近、範圍待拉寬,成為兩岸最佳中繼站。
根據大陸馬尾海關公佈最近兩馬小三通統計數據,今年一至六月,馬尾海關共監管兩馬直航進出境班輪達二百七十四航次,入境旅客八千二百八十七人次,出境旅客八千八百八十三人次,分別比去年同期增長二十一點二四%、九四點二一%和七七點五二%,再創新高。
這個數字與金廈小三通相比,又無法相提並論,當然與金門在地人口數、空中交通便捷及往返船隻多有關外,不過,福州馬尾諸多措施的確慢了半拍,如落地簽、通關作業等,最近是有改善,但總是在廈門之後。
今年上半年出入旅客成長,與今年一月二十八日實施落地簽,以及五月下旬實施一年多次往返簽註的新措施,也不無關連,方便一般旅客往返。
根據大陸新華社報導,馬尾海關旅檢不斷提高通關速度,優化服務質量,馬尾海關在客運大廳內設立海關諮詢台,並做出旅檢時限承諾,對行李免檢的旅客做到半分鐘內通關,行李抽查的旅客在兩分鐘內通關,帶給來往兩岸的台胞提供優質、快捷的通關服務。這個承諾要打折扣。
以通關作業來說,馬尾福州港候船大廳於一月二十八日配合落地簽之後,以一次性改善通關動線、空調及電腦化作業,帶給旅客新的感受;同時,最近添加有人員、行李托運車、免稅菸酒專櫃及發包興建風雨走廊,避免雨淋日曬。但是,亟待改進的是電腦已發生二次當機,耽擱旅客二小時以上;領取台胞證通關時作業也太慢;還有,候船大廳外的廁所一直未予改善。另外,週末、日聯檢不作業,致使我方不能開船往返,是最落伍的作法。
再說,我方福澳入、出境作業,尤以入境的兩個作業通道已顯不足,旅客亦是苦苦等候,入出境局要及時檢討,廿一世紀的我們還是如此,且比不上大陸,實在說不過去,有必要重新規劃、增加,以福澳候船室空間仍可運用。
以落差待拉平而言,我們千呼萬喚,對岸福建每日百人遊六月底首團才成行,拖了半年。以統計數字,雙邊落差太大,等於都是我們到大陸消費,把錢撒在福州,最近五年,福州飯店、餐廳、計程車行情看俏,小三通居功不少。
大陸每日百人遊在首團成行之後,與金門一樣反應不佳,我們希望對岸福建把對象放寬,以全開放方式,由人民自行申請,不必為了體面、人員素質而限定官方或半官方機構的客源,這樣來訪的遊客意願較高,也不會希望越大,失望也越大。
以範圍待拉寬部份,大陸人民最愛的是台灣,在台灣無法直接入境的狀況下,透過金馬小三通中轉台灣玩個三、五天,是每日百人遊最大的賣點。其實,中央當局沒有必要做太多顧忌與管制,早開放一天,我們多賺一天。
最後,我們期待客源能穩定,民間快輪在收支上能早日平衡,早上開一班,下午開一班,讓兩馬小三通更方便。
小三通流量成長 雙邊配套要同步升級
- 2005-07-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