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阿桂檳榔搭建,至清水澳口工程,再到勝利水庫「介壽公園」土地挖方案,一路沸沸揚揚,並成為爭論焦點,主管部門進一步就執行過程作了說明,我們希望有個妥適解決。
過去戰地政務時期,軍政一元,法令規章欠缺完備,如今回歸自治,執法要有所依據,且公平處理。在體制變革之後,地方自治伊始,百事待舉,尤以法令、制度、規章均待補齊、強化,否則執行、推動政務礙手礙腳,亦難以展現公權力。
這十多年來,在縣政繁雜及建設急迫交加下,各項法令、制度建立,各公部門執行也是無法周全,尤以都市計畫、土地丈測、建屋規範是自治以來最為棘手、最為頭痛,也是最受苛責、狀況頻出問題,政府首當其衝,主政者概括承受,是苦也是包袱。
以阿桂檳榔搭建來說,據工務局公佈違規執行案情形說明,該局不是沒有執行,也要求停工、行文制止、勒令使用,並限依法提出臨時建築之申請。
這個搭建事件引起爭論、關注,因其目標顯著,並擅自拆除成功亭,開挖、整地搭起鐵皮屋,不但突兀,也不接受勒令停工之行為,備受外界指責。
再說,清水澳口工程,保育人士說是濕地要予保留,不少民眾認為是髒亂,填平是最佳處理,也有人指出,要保留的應是塘后沙灘,才是寶藏。
為尊重各方意見,公部門則是持開放態度,依公意來決定存廢,就比較沒有爭議。
勝利水庫介壽公園挖方案,地主有權狀,外界擔憂汙染,公部門已就現行行為分別處置,希望獲得妥善處理。
民主法治社會,政府依法行政,民眾也要守法行事,土地、建屋紛爭案件層出不窮,最大問題出在制度面,地方相關程序、法令有的尚在作業未完成,致使執行上綁手綁腳。我們期待各公部門快馬加鞭推動完成,還有在事件發生時,第一時間即予處置,一級主管要在執行中見勇敢,在推動中見細膩。
大家共同生活在這塊土地上,都有責任維護每一個景,每一件事,不是有了土地所有權都可以擅自支配,要依法令申請;尤以目標顯著之地,或是保護之地,更不可自我主張。
共同守護這塊土地、景物
- 2005-07-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