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升值,不但影響全球,也因兩岸小三通而影響金馬,隨著外界看好第二波升值的預期空間,投資人還是要提防風險,不可跟著熱,嚐不到甜頭,反而吃了苦頭。
這次人民幣升值,因幅度不大,所以影響也不大,不論台商成本支出或金馬人民消費,都可在接受範圍之內,不必隨「升」起舞,或是預期長期看升而投入,但要考慮變數,否則升息看得到,卻不一定吃得到。
自兩岸小三通以來,金馬民眾出入頻繁,在熟悉環境及脈動,並看好房地產潛力,曾掀起一波購屋店面的熱潮;今年暑假前後,在預期人民幣升值前,亦出現結伴購屋的行動,希望趕在升值前的利基,同時預期未來仍有第二波升值的行情。
由於兩岸往來熱絡,在金馬當地銀行尚未開辦人民幣兌換業務之時,民間也有私下兌換,但金額流通並不大。
這次升值幅度僅有二%,比原先預期的至少五%少了一半以上。由於市場預期,人民幣未來可能還會漸進式的升值,讓不少蠢蠢欲動的民眾想投入兌換,以賺取未來人民幣升值的空間。
綜合國內專業人士分析,投資人民幣必須考量以下風險。一、時間風險:長期來看,投資人民幣有賺錢的機會,至於要等多久,沒人料得準。因此,除非有使用人民幣的需求,否則貿然把錢兌換成人民幣,只會降低手上現金的流動性。
二、限制匯出風險:有不少民眾透過友人在大陸開立人民幣帳戶,好乘人民幣升值的時候賺一票。不過,因為大陸的金融體系還未完全開放,屆時民眾是否能夠順利把錢匯出,也是必須考量的重要因素。以小三通往返,巨額人民幣攜帶出入也是會被注意,大家還是謹慎行事。
此外,因為人民幣不能直接兌換回新台幣,想獲利了結,得先把人民幣兌換成美元或港幣等其他幣別,屆時,民眾可能還要考慮其他幣別的匯兌風險。
再說,大陸房地產業向為對賭人民幣升值的熱錢鍾愛對象,而在熱錢炒作下,大陸房地產業近年確實十分紅火,逼得大陸官方不得不在去年實施宏觀調控政策。此次決定「小幅度」升值二%,對大陸房地產業的影響仍難評估。先前即有預測,若房地產過熱情況能有效壓制,即是人民幣升值時機,理由是壓制房價以套牢熱錢資金,令其在人民幣升值時難以賣房變現套利結匯。
近幾個月,大陸官方在抑制房地產狂飆上似有見效。但「漸進式」升值易引發市場預期,恐將吸引更多熱錢流入,加上現大陸房地產市價逐步回歸正常,是否引發另一波房地產熱、造成更多泡沫,值得觀察。
對一般人而言,升值對旅遊、消費支出變大,台幣兌換變少了,但差得並不厲害,所以,不必太在乎,只是民眾在購屋置產等投資方面要加以分析、判斷,不要跟著人家一起燃燒而加熱。
人民幣升值 擔心投資風險
- 2005-07-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