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地方政府強力訴求及奔走爭取下,考選部已同意在馬祖設立地方性特考考場,在地的報考者可以在本地應試,不必奔波,對地方而言,爭回應有的權益,對考試者來說,取回公平的待遇。至於,離島特考及補辦最後一次的銓定考試,因涉及全國考選制度之通案,留待研議。
過去三年來,縣府為恢復地方特考「馬祖考區」議案多次向考院提出,趁今年四月考試院長姚嘉文受邀前來演講機會,縣長陳雪生當面向他提出增設國家考試「馬祖考區」,以利在地應考人如期參加考試;另希望依中華民國憲法增修條文第十條規定,舉辦「離島地區特考」,保障馬祖地區人民參與國家考試,以網羅地方人才留鄉服務,以及建請辦理「公務人員任用資格銓定考試」,真除戰地政務時期留用人員三項書面提案,獲得重視。
時機成熟下,七月二十五日,縣長陳雪生專程拜會考選部長林嘉誠,即決定恢復馬祖考區,順利的話,今年年底增辦基特即可實施。
就基特馬祖考場設立部份,在體制變革之後,地方公職人員職缺開出提供基層特考分發任用,因未設考場,應考人將必須提前赴台衝刺之外,還必須適應考前的情境。
由於台馬兩地奔波,承受機、舟、車奔波勞頓,也因客居他鄉,生活作息在短暫之內較不適應,自然影響應試心情,也更影響作答成績。再者,馬祖尚無補教機制,考生完全自修,在起跑點上就不公平,再不設考場,更是剝奪公平權益。
以大學聯考為例,教育部大學聯考指定考試為落實考試公平、公正原則,雖然每年僅有四、五位考生(94年度為30人),並未以人數過少原因,即於數年前設立大學指考馬祖考區,政府兼顧偏遠離島地區學子之作法,頗令地區家長感念。
反觀戰地政務期間,對未具任用資格之公務人員辦理銓定、升等考試時,考選部體恤考生免於舟車勞頓,均在地區設置考場,反而回歸常態,卻不設國家考試之考場。再說,戰地政務解除後,經組織再造,針對施政需求修正機關組織編制,人事單位更配合業務單位組織功能,每年清理適當職缺提供地方特考,期以廣徵在地人才,為地方建設貢獻心力,以提升行政績效。
至於,報名人數大幅增加,今年有四百多人報名競爭三十五個職缺,也創歷年新高。現今,交通不是問題,正常天候可運送試卷,若有狀況,直升機也可應急調度,其他場地、行政支援,縣府定當全力配合。
至於,縣府提出離島特考,則是考量,地區尚無補教機制,考生完全得靠自修,此乃每年地方特考錄取名額僅有一、二人考取,而百分之九十為台灣考生,卻因生活習慣、民情風俗無法適應而流動性高,以致缺額一直無法補齊,影響行政效率頗鉅。
現今國家公務人員考試,錄取比大學聯考難,門檻極低,而且碩士加入基特,同時考取者不少在補習班「加持」,地區應試者輸在起跑點上,因此,建議中央增設「離島特考」以在地人士為對象,保障其權益。
另外,建請辦理最後一次的現職留用人員銓定考試,因戰地政務終止,部份未通過銓定考試的留用公務人員,在地任用及工作權雖受保障,但缺乏合格證書及升遷管道,因此,希望中央補辦最後一次的銓定考試,讓他們獲得正身。
一個組織運作,人力資源是最大動力,穩定度高、在地背景,再經考試篩選,為地方留住人才,也為地方留住資產。
基特馬祖考場設立之必要性
- 2005-07-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