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水果銷大陸 小三通是爭議最少出口

  • 2005-08-03
 台灣水果搖身一變成大陸火紅品牌,兩岸之間你來我往燒成火熱話題,而金馬中轉地位也水漲船高,極有可能促成銷往大陸集散地,對小三通絕對是個利基。
 在連、宋大陸和平、搭橋之旅,中國宣示開放台灣水果以優惠關稅輸入中國後,大陸人民等待搶鮮,台灣果農期待送出,金馬急待轉運,國人也靜待水果王國名聲響入大陸。
 自今年五一八福州招商月,由兩馬管道輸入四十五噸水果在福州展覽城搶購一空,兩岸媒體競相報導,繼之上海兩岸水果博覽會,也造成極大轟動;尤其中國大陸最近再進一步宣佈十五種台灣水果銷往大陸零關稅,在國內政壇掀起激烈爭論,中央政府阻擋動作,不但已引起不少果農反彈,也讓國人對中央排拒言詞,感到不滿,一般認為作法保守僵化,掉入意識型態框框。
 中國大陸自八月一日起對十五種台灣水果實施零關稅優惠。據中國海關總署公告,認可十一個台灣各地商會簽發台灣水果原產地證明。
 這十五種台灣水果為鮮椰子、鮮檳榔、鮮鳳梨、鮮芭樂、鮮芒果、鮮柚、木瓜、桃、梅、釋迦、楊桃、蓮霧、棗、柿子、枇杷實施零關稅優惠,原本課徵的稅率從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五不等,實施零關稅,讓進口商大幅降低了成本。
 十一個台灣各地商會是大陸第一批「認可的簽發台灣水果產地證明檔的台灣有關機構和民間組織」。大陸各地海關將憑這些機構和組織簽發能夠證明水果原產於台灣的產地證明檔,辦理享受零關稅水果的徵稅驗放手續。
 未來要享受零關稅通關的台灣水果可以直接從台灣、澎湖、金門或馬祖運輸到大陸口岸,或是經過香港、澳門、日本石垣島轉運到大陸口岸。這些轉運到大陸口岸的台灣水果,必須在進口申報時向中國海關提交在台灣簽發的並以台灣為啟運地的運輸單證。
 自金馬小三通實施以來,我方公佈開放進出口的商品,雖林林總總,但都不符合國人、金馬及台商所需,目前僅砂石、木材輸入,也是手續繁複,與小三通原始「操之在我」、「除罪化」去除走私的精神大相逕庭。最近,經過運作推動,可依台商所需台灣物品由小三通轉運,這個空間就大很多,台灣水果也可將採此模式開啟銷往大陸。
 水果可經由小三通轉運大陸的話,具敲磚破門的功能,並有指標性的作用。因依台商需要的物品,可由金馬轉運,等於除違禁品之外,其他物品幾乎可以輸入,不單單是水果。
 具敲磚破門的功能,換句話說,小三通中轉的功能已開始啟動,凡台商所需物資、機械、商品、用具皆可列入範圍項目,只要對岸同意,即可開放輸入。若是依此行之,小三通活絡可以預期。
 有指標性的作用,水果的輸入可成的話,不但敞開了大門,也是金馬商機新天地的開始,如成立兩岸貨物集散中心,兩岸商品城的願景就可逐步實現。
 兩岸分治五十年,歷史傷痕也是需要時間癒合,在傷痕結痂過程間,更需要磨合;當然,政策開放亦是時間、過程進化,需要逐步跨出,但是跨出的每一步,只要有利於兩岸,不必作太多過意識型態聯想,我們再一次籲請中央,小三通是最好出路,也是爭議最少的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