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締越界漁船需要用心與恆心

  • 2005-08-17
 「中國船入侵,馬祖不設防」這個存在已久的老問題,每隔一段時間就會被關心,本報歷年來相關的報導也不少,顯示大陸漁船越界所衍生的種種問題,已不再是單純的「撈過界」,對生態、治安的影響也從隱憂變成事實。我們除了呼籲海巡署加強對越界漁船的驅離工作之外,更希望政府能針對問題找出真正解決的方案,而不是每次媒體報導過後就若無其事。
 大陸漁船越界捕魚始於戰地政務解除之後,我方基於政治及兩岸情勢的考量,取消了所謂「驅離射擊」任務,大陸漁船在沒有安全的顧慮之下,從海峽中線開始入侵,並試探馬祖海防的底限,一次比一次靠近,逐步達到目前進出自如的境界。最近磯釣協會成員向台灣媒體爆料,指大陸漁船無法無天如入無人之境,引起海巡署的重視,同樣的問題,本報歷年來從大陸船越界捕魚、上岸採貝、到上岸偷取廢鐵、機車、澳口船隻、船外機等的相關報導未曾中斷,過程相同,結局也一樣,就是不了了之,所以要思考的是如何找到解決問題的方法,否則,類似的戲碼往後依然不斷上演。
 馬祖因地理位置靠近大陸,面對的是福建沿海數以萬計的大小漁船,過去由駐軍在執行海防任務時,大陸船的行為並沒有現今如此囂張,駐軍兵力部署相較於海岸巡來說是較優勢的。所以,解決大陸漁船越界問題的根本在於執法人力不足,以及罰則不夠具嚇阻效力所致。海巡署在馬祖海防投入的人力及裝備並無明顯增加,有些鄉島的岸巡人力不增反減,這種情況下如何能做好海岸防護工作,馬祖海防既然已經由海巡接手,就應該要有與過去駐軍配置相當的規模。
 目前各界普遍認為,減少大陸漁船越界的最直接有效的方法,是加強巡邏取締工作,並且增加適合馬祖海域巡邏的船隻,以便更機動有效的執行任務,並且要持之以恆才能見到成效。現在海巡定點、定時的巡邏對大陸漁船而言威脅愈來愈小,見到官兵,強盜就躲,風頭一過,重新出發,久而久之,海巡與大陸漁船之間形成一種心照不宣的默契,自然無突破性的成效出現。
 另一種途徑是由大陸方面下手,透過兩岸協調機制溝通,但這一點牽涉到政治立場的敏感問題,大陸方面願意配合的可能性不高,儘管如此,地方府會首長依然持續這方面的努力,馬祖的海洋資源與長遠發展息息相關,看到近岸被大陸漁船下網大小通吃,漁釣友能不心痛、能不將矛頭指向海巡,並指責護漁不力嗎?我們的海防每退一寸,大陸船就進一尺,這不光是海洋資源受損害,危及住民生命財產安全亦不無可能,因此,馬祖澳口維持一定的兵力駐軍是有必要的,最後一道防線不能再被攻破。在目前的兩岸情勢之下,國軍恢復驅離射擊的可能性不高,對越界漁船的嚇阻只能仰賴海巡單位持續的努力,在執勤的密集與技巧上做調整,越界的情況會有所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