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請中央落實東引等離島直升機客運計畫

  • 2005-09-04
 今年為改善東引交通及帶動觀光發展,交通部門曾研擬臺馬輪「東馬東台」、軍租合富輪週一至週五兼跑離島、臺馬輪雙向夜航以及修護連江壹號等方案,交由公眾討論,並徵集意見,在考量之後,以「東馬東台」作為試辦二個月再作檢討。經試辦之後,因人數不如預期理想,已決定本月十六日停止,未來是否辦理,交通部門會整體評估。
 上述各方案中,是運用現有船隻因應需求,不外乎拉高載客量、提供舒適航程以及交通便捷性,最後仍得面對效益、成本之現實。在臺馬輪「東馬東台」試辦之同時,地方交通部門也早有規劃。
 離島東引、莒光坐船之苦,只有當地鄉親感受最深,浪太大停航受困島內,浪大則暈船難耐,地方政府這四年來一直推動從海上至空中航班需求,規劃較具體可行方案,以改善交通之不便。
 以最遠的東引離島而言,對外交通以臺馬輪及小白船為主要的海運工具,因地方每年十月至隔年三月季風強勁,平均風力都在七級以上,稍微有風浪,小白船無法開航,既使開航,旅客坐船辛苦;而大型臺馬輪遇天候不佳、海象惡劣時亦須停航,致使東引對外交通改善的呼聲未曾停歇。直升機客運,地方政府並積極向中央爭取預算補助,以利計畫之實施。
 直升機客運過去是利用緊急救護剩餘的時間數,作為彈性調整之用,適時解決東引、莒光在停航之時的必要,也提供旅客的需求,發揮極大的功能與效益。而此次推動東引冬季直升機客運,之所以結合緊急醫療計畫,因要充分利用緊急醫療剩餘之飛航,配合地方預算及本補助計畫經費,解決東引冬季及平時對外交通中斷問題。若緊急醫療剩餘之航班不加以充分利用,依約規定無法延用至次年,亦屬浪費,在中央及地方財政都拮据狀況下,將本計畫獨立補助結合緊急醫療剩餘之飛航執行,可使政府經費發揮最大效益,使更多民眾受惠。
 直升機客運的促成,來自緊急救護系統的附帶價值,但畢竟仍以緊急救護的時間數做為第一使用,有剩餘才可彈性移撥。同時,過去冬季每天也只能以一班為原則,主要亦是節省使用。
 以統計數據來說,東引-南竿間在秋冬季節平均每航次二十一人,以現有直升機每航班最多可搭載八人推算,每日需飛航三航班,然囿於經費及緊急救護分配時間數,每日飛航一航班,實供不應求。
 基於未來改善東引對外交通的急迫及必要性,冬季十月至次年三月,每日三班預估需外加一千八百萬元經費,中央離島建設基金原則同意撥助,目前是在行政程序及經費撥助核銷問題尚待進一步落實,地方交通部門將繼續協調,以趕今年十月實施。
 以急迫性、需求性來看,直升機客運較為可行,在不影響緊急救護主架構下,彈性運用客運業務,立即解決冬季交通之困境,對於旅客的需求性也可以馬上獲得。
 從東引機場興建計畫推動也好,爭取臺馬輪「東馬東台」新航程試辦也罷,東引人長期對外交通不便之苦,我們要給予感同,也必須深受,才知箇中之苦。我們更呼籲中央交通、經建部門,多體認一下民瘼,多了解一下疾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