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官帽山公園」開發,至「市場商圈」規劃,再到推出「鐵板紅了」活動,鐵板社區發展協會打的就是「紅」招牌,要讓鐵板紅起來。火紅成為鐵板意象傳達,而具象呈現,建議由澳口發展做為出發點,結合周邊景區,以吸引遊客走進社區。
面南的鐵板澳口,有絕佳視野及晶瑩沙灘,是入夏海泳的最佳場所之一,也是入夜賞景的好去處。自海濱步道開出之後,傳統民居修繕委外經營咖啡館,不少遊客慕名而去;同時,由住民自發性的開發漁寮,已完成內部重修、周邊美化如鋪植草皮、移植花木、原石,增添澳口海濱步道的商圈資源。
鐵板社區發展協會成立三年來,有它的功勞,住民的付出也有它的苦勞,造就了鐵板「紅」的火苗,我們應給予肯定。
官帽山公園的開發,是鐵板第一招牌,由於面積過大,人力缺乏以及經費不足,在執行上有它的難度,但是儘量維持低度開發以及保持基本公園貌相,未來還是具有遊憩的潛力及賣點。
現階段的計畫,我們建議進入社區,除傳統民宅維修復原之外,計畫推動將澳口整排的民宅賦予新的創造,打造一條海景特色街,採複合經營模式,提供給遊客、住民休閒的好去處,才是社區改造、重生的方向。
聚落、社區改造,目的是生活升級及發展產業,而「海景商店街」符合產業發展的精神,除漁寮、咖啡店之外,澳口濱海步道的民宅必須重新改造;再者是活動規劃,這次「鐵板紅了—九九紅花石蒜節」就是成功的案例。
紅花石蒜是馬祖最具代表性的花卉,鐵板區域也是南竿人工繁殖最多區塊,鐵板社區協會訂九月九日為紅花石蒜節,更是創新的手法,值得讚賞。
當天的「鐵板紅了」活動,傍晚時分引來三部卡蹓公車的遊團慕名而來,他們說,在網站上看到活動預告。
創意因集體而落實,區塊的競爭力升級,不單單是靠公務團隊推動,需要的是住民團隊力量的促成,尤以民間力量豐沛,大家一有共識,其力無窮,其利斷金。
以社區再生再言,從觀念引進、政府輔助,至協會成立,延續這個香火,需要的是住民自覺、自發、自主的投入與參與,不然,熱度一退,又回到原點。
鐵板紅了 從海景商店街再出發
- 2006-09-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