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論空運或海運,航安是第一要求,在臺馬輪九月十七日發電機跳電失去動力事件,雖及時修護,並人船平安,但已危及乘客安全,我們希望這起事件,給予嚴正警惕外,同時,建立航安應變機制及落實航務管理。
這起事件發生,民眾疑慮及乘客不安,議會緊急召開臨時會,要求縣府做專案報告,一則釐清事件真相,二來檢視航安工作,三也可藉由說明,讓社會大眾有所瞭解及交代。
民意機關的要求,主要反映、傳達鄉親的心聲及看法,以及監督航安工作的過程、步驟、管理落實與否。交通部門的因應,則進行監控、檢測及督促事件處理經過及報告,以及爾後管理、操作的掌握、監督。
在事件發生、檢測、報告等過程梳理後,以人為操作疏忽為最大原因,再者是對船上乘客告知未予處置,造成乘客不安、恐慌,也是一大應變措施的疏忽,所幸人船平安,未來在人員操作管理、平日維修保養及服務乘客作業,經由此事件之後,要深記這個重大教訓。
在新臺馬輪建造計畫之前,對於船隻航行安全,平情而論,地方政府除了每年固定特檢、歲修之外,前年至去年分兩階段的大修,以改善航行安全目標。
前年五月先進行主機維修、發電機更新,在航行安全上力求無虞,也為第一要求;之後利用進入東北風季節於十月進行第二階段的艙內空間改善,包括船艙設施、外觀新刷、動線設計、情境佈置等,主要在求舒適升級。
在大修之後,發電機更新,這次出狀況,調查以人為疏忽所致,雖及時搶修恢復動力,但已危及乘客人身安全,的確是值得懲處,以儆效尤。
船隻老舊是事實,在新船尚未加入之前,航安是最基本的要求,要航安就是管理、監督,必須步步落實,件件要求,一點點都不能鬆懈。除內部管理強化之外,工作人員必須時時刻刻以大眾安全為念,絕不能鬆散。
再者,服務的強化,在航安的管理、監控之同時,工作服務態度必須建立正確觀念,以客為尊,旅客有需求,給予適當安排、服務,讓大家有受尊重的感覺。
還有,應變機制的建立,這次未告知旅客的動作上,在服務作業上也是一大疏失,告知、說明,可以安定乘客情緒,更是一種基本的服務措施。
最後,因應措施的演練模擬,是公共安全不可缺,地方政府已下達要求做各種演練模擬,就是為落實航安的基礎做法,絕對有必要。
事件發生後的檢測、專案報告、檢討,大家都是為了航安做得更固全、更落實,這個事件的警惕與教訓,更要時時刻刻引以為戒。
檢討臺馬輪航安 是為了走得更平安
- 2006-09-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