運動也是一個習慣,要從小養成,成為每個人生活的重要一部份;地方舉辦縣運最大意義在於推動全民體育,成為健康城市的一個重要指標。
現代人生活無虞,健康是第一選項,財富反而擺在第二,健康的身體除了生活、飲食、情緒配合之外,更需要運動加持,而心情及工作保持佳態,運動是注入最佳的活性元素。
早年的馬祖,大家為了三餐糊口,不是上山就是下海,沒有多餘時間花在運動上,現今大家有了閒暇,也因沒有養成運動的習慣,運動風氣並不算普遍,在比例上比台灣還低。
當然,運動是一項寂寞、單調的活動,除了恆心,還是靠恆心,有恆心才能持續,不然買了一雙漂亮、流行的球鞋,穿個一、兩次,最後還是擺在鞋櫃。
未到中秋,不知道運動的益處,一般有運動的人,除了看起來年輕、活力之外,心情也能控制得宜,因為有運動才能平衡情緒,在體力耗盡之後,體內活的細胞又重新生起。
沒有運動的人,不能說他完全健康,只是時間未到,尤以進入中年,新陳代謝功能差,除非天生麗質的遺傳基因,不然「三高」的症狀必定伴隨而來。
現在台灣流行健康休閒廣場,下了班可以到健身中心運動、跑步、游泳,在馬祖雖然欠缺室內的消費設施,但是戶外大地更是絕佳的空間;其實,每天步行個一小時,所有的運動效果都來了。
地方每兩年辦一次縣運,有它的必要性,除帶動四鄉五島歡樂共聚一堂外,也是推動全民體育的活化劑,尤其對學生是養成運動的開始。
它的最大效益也是在此,不必在乎輸贏,只要盡心就好,大家共同支持、配合這項盛會的完成,而且在盛會時刻,大家不缺席,也就是活動的最大動力。在過程中,或有不便,或是不周全,大家也多予體諒,因為花最少的錢,都是義工性質在投入。
在運動的流程中,也看到地方的動力、活力,我們下一代在跑、在動,就是希望的未來,養成他們成為生活的好習慣;同時,地方運動風氣一打開,亦是塑造健康島嶼的一個指標。
縣運最大意義在於型塑健康島嶼
- 2006-1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