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馬祖一萬的人口數來說,相當於一個大型企業集團組織,我們提出一項新的思考模式,凡地方事務之推動、執行,大家若都能以企業集體意識及目標前進,它的產生能量將無懈可擊。當然,這只是一個理想,但是希望是個共同理念的追求。
地方人少,一般人都認為難以拉抬氣勢,其實,有的一個國家也不過一萬多人,更何況我們是一個島嶼區域,大家不妨轉個彎思考,人少已是事實,若集中活力,它的力量也是銳不可當;再說,地方資源少,不過我們亦要堅持追求資源有限,創意可以無限的效能。
馬祖走過半個世紀,從軍事管制轉為地方自治已十五年,以兩岸沿海一路下來,約大大小小的島嶼有六千多個,因歷史的偶然,在國共對峙下,造就馬祖的今日基礎建設及中轉區位,雖然有它的弱勢,也有它的優勢。
現今我們思考的是,如何揮發它的能量,發揮的優勢,以填補它不足的弱勢,的確是大家共同思考及創新,以提升它的競爭力,並在兩岸三地奠定表演舞台;而舞台的展現,需要各方的配合及共同的演出,才能拉抬人氣,推銷買氣。
今提出建構馬祖企業集團組織型態的思考模式,主要是喚起全民集體意識及目標,與地方自治的精神,並不違背。
所謂地方自治就是由地方上的人共同治理地方上的事務,經由民主選舉方式,選出受人民付託的決策者,綜理地方事務,經由公職任用者為執行者,共同為地方服務、推動政務,而人民是真正頭家。
換句話說,推動地方事務,運用企業組織型態,主政者是董事長,大家是股東也是員工,共同為地方創造業績,追求共同利益。
上述雖只是一個理想,但希望大家有企業組織追求目標的共同理念,一起為地方競爭力注入活性元素。
舉地方事務而言,全縣一萬個人,等於一萬個員工,大家一起參與,不分彼此,只要為地方好,且是公共性質的事務、活動,共同追求最高效益,就像縣運一樣,除部份工作需要委外操作之外,其他幾乎由在地各界共同執行,充滿一股動能、活力,許多外賓在開幕現場看到場景都很感動,感受到地方的動感,同時在競賽期間,也感染到盛會的歡騰、動力。
大家在一個島上,從過去到現在,生活在一起,工作在一起,就像是一家人,也是生命共同體,建構以企業組織集體意識,追求共同目標理念,值得大家思考及共識建立。
建構地方以企業集體意識 追求共同目標理念
- 2006-10-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