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祖遊客族群的分類與開發

  • 2006-10-24
 旅遊的品味,隨著生活而轉變;族群的定位,跟著需求而區隔,馬祖供給遊客分類層面,應由小眾而匯集成大眾,以穩定一年四季的客源。
 以近年客源、團遊、流量評析,地方供給遊客分類面,大致可細分為背包族、銀髮族、藝術浪漫族、阿兵家族、賞鳥族、磯釣族等為大宗,未來開發的小眾族群,才是客源延續的酵母劑,而不是每年粗估遊客流量數字。
 背包族以大專學生為主,除寒暑假之外,週休二日及連續假期也是他們出遊日,這兩年地方明顯增加這個族群。他們騎著機車、揹著背包、手持地圖穿梭在景點、道路及街上,對民間小吃、古厝咖啡、民宿是最大客源,也是馬祖旅遊散客的穩定力量。
 銀髮族以遊團為主,多在四、五月及九、十兩個月,天候不冷不熱,適合年長者出遊,他們參加團遊,吃、住、景點由旅行社一手包辦,是組團的最大客源。
 知性浪漫族也屬散客族群,他們「與山海獨相往來」,以完全放鬆心情,不參加團,不排行程,只享受古厝、山、海之美,這也是馬祖旅遊訴求賣點。
 阿兵家族主要針對阿兵家屬、親友及女友探眷,有的參加團遊,有的單飛,探視子女及男友,也是馬祖旅遊的主要客源。
 賞鳥族以國內賞鳥人口百萬人以上,是地方開發客源最大市場,每年四至九月的賞鷗季,也是地方觀光部門招手的對象。近年包括賞鳥研討會、各縣市鳥類協會交流及賞鷗季活動的安排,都是鎖定這個區塊市場。
 磯釣族以國內愛好釣魚的族群,只要有魚,這個市場就會源源不斷,而且分佈各島,從最早東引,現在還延伸到莒光,不管他們在外消費多少,但是膳宿總要安排。
 利基需要創造,我們不必在乎每年遊客數量的消長,本報也曾論述在於一年四季替換,也能交換不同臉孔,就是說一年四季有不同的客源族群,所以,遊客量倍增,不等於獲利率增加,我們也更不要迷失在流量統計數字上。
 除了目前旅遊群之外,我們還可以開發的有宗教族群、學術團體及磯釣、賞鳥國際化族群。
 宗教之旅的客源龐大,光是進香團體,每年的客源驚人,將來媽祖宗教園區開發完成,媽祖進香是一大開發區塊;學術研討、觀摩近年不少移師馬祖舉辦,這是一個好的開始,但是未來在場地容量視聽、設備上還要強化;磯釣、賞鳥可帶動旅遊國際化,也需要包裝、宣傳、規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