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軍事資源活化再利用--碉堡民宿、據點咖啡、坑道品酒...

  • 2006-10-31
 繼第一波聚落保存運動之後,國軍從民國八十八年起實施精實、精進案第二次組織調整,金馬空置營區再利用,結合地方旅遊發展,是第二波改造運動;我們認為,在改造之前,要做統整規劃,計畫性開發軍事資源,型造特色的旅遊品牌。
 金防部已完成以上空置營區整備及汰除裝備移編,馬防部也同步執行閒置營區清點、阻絕及彙整,並已接受進行移撥,配合金馬地方觀光發展的需求。
 在精實案實施初期,金馬防區即採取清查作業,以劃分區域責任原則,進行全面普查、逐一清點、律定權責、分層負責,置重點於廢棄軍品清點處理、防衛性武器集中封存及拆拼修、空置營區阻絕強化與定期巡查等步驟,以期達成全面普查清理成效,消除危安因素。第二階段的精進案,因應兵力結構調整,全國實施空置營區整備及汰除裝備移編,目前擴大檢討無運用營地釋出和汰除武器移撥,順應地方政府和風景管理處發展觀光計畫,進行軍事設施再活化利用。
 部隊兵員減少,金馬閒置營區也衍生出環保與治安的問題,因長期荒廢,雜草叢生,有的遭垃圾廢物傾倒,成為髒亂死角;再者,金門發現成為不法份子犯罪的溫床,尤以海岸碉堡更是無法巡查,反而帶來不良後遺症。
 現階段空置營區,金馬防區封閉作業,包括射口阻絕、斷水斷電、武器暫封、門窗封閉和營區阻絕等,防範產生環保問題,同時配合地方憲警巡查,消弭治安死角。
 與其荒廢、封閉,不如釋出地方,移撥再利用,金馬防區也採積極處理,我們認為,先行接收,在各島彙整處數、面積及裝備品項、數量後,再做統整規劃,避免各自開發,欠缺完整、計畫性的改造,反而造成資源的負擔及轉化的失敗。
 金馬走過近半個世紀的軍事歲月,不論是留下的戰事文獻,或是防禦工事,都有它歷史價值,隨著環境轉換,若賦予成功的轉化,不但保存維護遺跡,更添觀光資產,以北竿大澳山06據點坑道低度開發為例,值得未來的範例。
 以海防碉堡、據點而言,在兩岸對峙和緩後,防區在碉堡、據點的美化及生活設施改善著力甚多,它最大特色在於視野遼闊,並在海岸線之上,可一覽海天一色之美。
 地方旅遊行銷訴求,不外乎海岸景色、自然生態、傳統聚落,以及軍事資源,而「戰地之旅」,不僅是一大賣點,也是有別於國內景點的特色,不少遊客亦是嚮往戰地風采而來,所以,在軍事資源活化再利用上,必須建立特色品牌,一則滿足遊客需求,二來可招徠更多遊團。
 未來逐步釋出後,經由整體規劃方向,型塑軍事觀光招牌,如軍事民宿、坑道品酒、據點咖啡及坑道、碉堡藝術節的系列活動饗宴,有它的一定的賣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