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馬防區釋出空置營區後,地方在思考深化整體觀光內涵之同時,利用戰地工事、遺跡型塑旅遊主題,以活化軍事資源,明年起不妨再擴大化、多元化以及豐富化。以碉堡、坑道賦予藝術活動,擊出第一個重砲,期待不落在金門之後。
金門在民國九十二年歲末至九十三年初首辦碉堡藝術節-金門碉堡藝術之旅,其效應擴散躍登國際舞台,二○○五年亞太空間設計師大會曾尋求在金門舉辦。
「金門碉堡藝術之旅」是以播音站的大喇叭經營飲茶空間;把碉堡透過藝術裝置的妝點,成為具有戰爭與和平概念的藝術品;把戰車由小朋友設計做為兒童藝術展區;再結合航空公司、旅行社及民間糕餅、鋼刀、陶藝店送禮品,曾造成一股熱潮,也成為國內媒體的焦點。
兩年之後,金門再以坑道舉辦藝術饗宴,雖僅侷限在島內國樂團表演及小朋友寫生比賽,但也為戰地工事添上另一股新的旅遊生命力。
以藝術活動為碉堡、坑道穿上新裳,是活化資源的策略之一,以馬祖碉堡而言,它的落點絕對優於金門,不但視野絕佳,而且可飽覽海天一色。
馬祖碉堡濱海山丘一帶,搭配海岸景色,是旅遊的最佳選擇,可做民宿,加上遠離塵囂,幽靜有如隔世,賣咖啡也是好地方。地方碉堡藝術季的規劃,我們相信以歷史背景及策劃經驗,結合防區共同推出碉堡旅遊藝術季的活動,相信繼金門之後,可以掀起另一波的熱潮。
再說坑道藝術季活動,馬祖山多,以坑道密度是全國第一,金門都比不上,所以,未來坑道的是地方旅遊的一塊活招牌,除八八坑道因窖藏酒類而得名,北海坑道在開放之後,與北竿芹壁聚落更成為景點的第一品牌。
目前閒置坑道不少,不但縱深長,內部蜿蜒曲折,高度起伏,又靠在海邊,成為旅遊最佳去處;還有,勝利水庫旁的勝利山莊,若軍方委外經營的話,再加以裝潢,成為坑道旅館絕對可以賣錢。
而八八坑道因以窖藏酒類為主,沒有更多空間規劃為遊覽區域,若能找一個閒置坑道,設計為品酒區,加上馬祖東引陳高的名氣,一加一等於二的加分效果。
碉堡也好,坑道也好,它是時代的產物,因時、空環境轉換,如今角色加以成功轉化,就是資源活化再利用的有效範本。
碉堡、坑道成功轉化
- 2006-1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