街角博物館開發價值

  • 2006-11-14
 在民俗文物館成為最具人氣的旅遊景點之後,外界建議除館內可予再加強休閒區塊及演藝、會議視聽設施,拉大附加價值外,民間具有特色的「街角博物館」或公部門具歷史的「展覽紀念館」還可規劃開發,例如戰地政務館、自衛隊館、老酒館、特約茶室館、漁具館、農業館及報史館,連結周邊旅遊動線,為馬祖觀光加分。
 結合歷史保存價值及地方旅遊開發,過去曾出現「七館八館沒人管」的爭議,現今又重新評估它的效益。
 以保存歷史價值而言,所有的歲月演變、活動場景,隨著時空而轉換或消褪,而留下的物品、紀錄,才是最珍貴的儲存。不論是下一代或是外來訪客,看到的是現在馬祖,對從前馬祖無法領會,唯有留存的文物、史料,才能有靠近的感覺;同時,留下文物,等於也留下了地方,也延長了地方生命,而且,年代越久,珍藏也久,也越值錢。
 以地方旅遊開發來說,現代人出遊,除看山、看水之外,知性、休閒之旅也是一個風尚、潮流,而知性之旅尋找的就是傳統深層感動,要體驗、感受古早馬祖風情。
 旅遊或在地下一代也好,延續區域歷史也好,要接近一個地方的根源,唯有從文化、歷史去尋找;所以,近年文建會推動本土文化著眼點就在此,在台灣各縣市、鄉鎮蔚成一片風潮。
 在民俗文物館受到遊客喜愛之後,縣府文化局今年首度向文建會提出「地方文化館」計畫,即獲同意,並接受公部門及民間申請,希望「街角博物館」也能在馬祖開花結果。
 馬祖地方文物展現,目前除文物館陳列常民生活文化之外,民間街角成立的橋仔漁業展示館,最近重新改變空間及陳列,十二月即對外開放,相信也是北竿遊客必到之處;還有,「東引米醋坊」以結合傳統手工釀造米醋產業陳列,也是一個成功樣本。
 這次文建會「地方文化館」的計畫,此間有意提出的是津沙老酒坊、本報報史館、后澳閩東閒情館、坂里農業館等,我們也希望公部門相關單位也可規劃戰地政務、自衛隊、特約茶室,與馬祖演變歲月軌跡有關的歷史價值,增添歷史及觀光資產。
 當然,硬體完成之後,軟體管理也是未來永續的命脈,公部門在人力上比較沒有問題,民間協會在管理維護上會有瓶頸,但是,在規劃之前必須要有完整計畫,才不致於變成「蚊子館」。
 成立「街角博物館」是一個可行方向,對地方絕對是加分效果,有待大家一起努力開發,為自己家園留下可貴資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