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決離島在地專科醫師人力需求

  • 2006-11-24
 解決離島醫師荒,金馬澎聯運會後,再一次聯合向中央發聲,衛生署承諾持續推動離島醫事人員保送,我們期待除整合型支援馬祖醫療計畫賡續外,擴大培育在職在地醫師,澈底解決北竿、莒光、東引醫師人力的需求。
 在首屆金馬澎離島聯運之後,一年一度的衛生署離島地區醫療業務檢討會本月廿一、廿二日兩天在金門舉行,金、馬、澎離島縣衛生部門於會議建議事項中,一致建請持續推動保送醫學院保送制度,以因應長遠醫療需求,衛生署承諾政策持續執行,至於保送名額評估後再決定。
 台灣缺醫師,離島也缺,而離島中的離島如北竿、莒光、東引更缺在地醫師,雖然,地方近年衛生保健及醫療設施有明顯改善,但是在地的專科醫師,仍是離島鄉親的第一需求,地方衛生部門規劃明年起可望派駐莒光、東引在地經訓練的專科醫師。
 以離島縣市來說,因島嶼分散,醫師人力不能以每萬人醫師目標數十人為標準,必須因地制宜,以北竿、莒光、東引都應配置二人以上,相互輪休搭配。
 地方近年推動醫療改善著力甚深,除推動成功整合性醫療計畫,共同北市專科醫師駐診之外,也提供在現職醫師赴台北教學醫院訓練,以取得專科醫師的經驗、專長,一則可深化醫療能力,二來更可派駐離島而獨當一面。
 另外,衛生部門這五年來在離島北竿、莒光、東引衛生所大樓興修建,在培訓現職在地醫師之同時,先做好硬體設備,然後培訓回來可同步進駐。
 醫師屬專業人力,培植不易,除七年基礎醫學,在職培訓如大型教學醫院至為重要,明年我們又有三位專科醫師返回復職,對離島人力的需求可以做個調配。
 再者,保送醫學院制度持續推動,目前地方每年保送三個名額,衛生署政策是民國九十八年停掉台灣一般公費生培育計畫,屆時還將分配部份名額給離島,這更是一個大利多。
 台灣國立醫學院校有一般公費生名額,如台大、陽明等,考進去的學生依分數自選,畢業後照衛生署指派服務地區,民國九十八年停掉,多出名額可以再增給離島。
 以衛生局對地方醫療服務評估,是以二至三萬人口數為因應,這種思考是對的,可以配合未來長遠需求,不至於人口增加而再規劃,如新醫療大樓興建,就是做對的事。
 醫師人力不怕多,我們希望保送名額再多一點,不但可為地方培植人才,也可以為國家儲存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