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海巡扣押漁民洋酒事件之省思

  • 2006-11-25
 馬祖海巡從「晴空」至「安康」緝私專案,雖強調依法執勤的立場不變,但執行技巧、態度還是引起爭議,值得省思的是避免造成民怨及對立,以及美意的受損。
 上週日,海巡在大坵扣押北竿漁民船載洋酒事件後,引發民意強烈反彈,並質疑在國有海域中線內承載洋酒,並未發生與大陸漁民私自交易行為卻遭查扣,是否侵權,的確等待釐清。
 在民意強大反彈下,縣長身負民意付託,並具保護人民生命財產安全責任,在瞭解事件始末後,對此事件提出嚴重不滿,並重批中央官員不食人間煙火,不知民間疾苦,若再不顧及外島人民生計,不排除發起全民抗議運動。
 議長陳振清支持及配合縣長的決定及做法,也嚴重譴責扣押事件;府、會首長對專案緝私的立場給予尊重,但是在執勤過程,如技巧、態度必須顧及人民尊嚴。
 府、會首長更對中央實施小三通以來,金馬人民未蒙其利,先受其害,同時處處掣肘,不問人民死活,坐在冷氣間辦公室的陸委會官員提出嚴重抗議。
 海、岸巡、機動查緝隊進駐馬祖,維護地方海域安全及護漁責任,鄉親對其立場及執法可以了解,但在執勤技巧、心情、態度也必須站在地方及鄉親角度去著想,所謂情、理、法都要兼顧,而不是一切僵硬處理。
 緝私的行動,是可以有效遏止槍彈、毒品,但民眾也反映,顧此失彼,反而越界捕魚的大陸船隻最近又捲土重來,同時前陣子發生在北竿的大陸漁民跳船登島,最後竟然由大陸漁船接回,形成安全維護的一大漏洞。除此之外民間鮮貨失衡,南、北市場出現魚貨短缺,餐廳苦不堪言,家戶也買不到鮮魚,一般民眾也認為矯枉過正;而執法單位認為海、岸都是執行政策部份,對相關法令實在感到很無奈,包括不抓,執行人員都會觸法,事件到底合不合法,相關法令上都有明確規定,事件發生當時及後續處理,都已經把傷害減至最低,大部分的鄉親都很合法。
 執勤,不是看到黑影就開槍,必須在執勤過程中做合法、合情、合理的判斷,在技巧上,做彈性、適度的處置;在心情上,以對方的立場、處境著想;在態度上,以鄉親的尊嚴為考量,相信民怨會減少,對立會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