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應油料上漲及營運成本的提升,票價審議委員會審議最新南北竿單程合理票價為一百六十元,較去年調高三十元,目前地方政府還在研擬可行的票價補貼方案。南北航線自今年四月起改為盈虧自理航線之後,因為載客量不如預期,業者叫苦連天,這條航線平均每年的載客數約為十二萬人次,政府實施補貼票價的目的是要減輕乘客的負擔,另一個重要的意義是要藉此維持每日十一班的交通便利性;但在政府財政困難的前提下,如果繼續按過去一視同仁的補貼政策,地方民眾便無法感受到政府實施補貼的美意,適度調整補貼的比例是可以研究的辦法。
現行南北竿單程票價是每張一百三十元,政府補貼乘客每人三十元,乘客實際付票價為一百元;由於近來油料不斷調漲,票價審議委員會針對南北竿票價進行審議,要維持現有每日十一班的航班,結果合理票價是每張一百六十元,較去年漲了三十元,如果政府不補貼,明年元月開始,民眾搭乘南北竿客輪得付一百六十元。政府的補貼政策尚未正式核定,交通局方面傾向於每張票由政府補貼四十元,乘客自付一百二十元,不分設籍與否。也有民眾建議,補貼應分設籍與否,要讓地方民眾真正感受到政府照顧離島民眾的美意與決心,大眾運輸補貼設籍民眾其來有自,目前台馬空中交通政府補貼二成可以得知。
若以平均每月載客一萬人次計算,政府補貼每張票四十元,全年要四百八十萬元,再以載客人數分析,其中約八成是觀光客,二成是設籍民眾,如果設籍民眾每人補貼六十元,全年約需一百二十萬元,非設籍民眾的補貼由四十元降低為三十元,可減少政府每年一百萬元的支出,這一百萬元與補貼設籍民眾所需的每年一百二十萬元相差不大,對政府而言,每年支出在票價補貼上的總數是沒有多大差別的。如果按這種方式補貼,設籍民眾明年開始仍然只需付單程一百元的票價,但非設籍民眾可能要增加三十元的負擔。
票價審議委員會是法理上具有公信力的組織,審議是以營運成本加上平均載客率計算而來,要符合營運成本又要兼顧定期航班的便利性,是審議結果的最終考量,既然經審議合理的票價是一百六十元,整體來說,對政府或實際消費者而言,增加負擔是無法避免的,否則只有減班才能達到減少開銷的目的,但南北交通便利性再走回頭路恐怕是行不通的。
政府所要考慮的是政策面的問題,包括補貼的對象及補貼的金額,在對象方面又分設籍與否,地方政府用地方的預算補貼非設籍民眾不是不可以,只是在比例上要兼顧到地方設籍民眾的感受。發展觀光亦是政府最重要的施政方針,降低旅遊成本有其必要性,在設籍與否之間取得一個平衡點,相信是各界所樂見的。地方政府每年因為要解決各離島及台馬間交通問題,各航線總計要虧損達一億元以上,儘可能維持交通的便利性是龐大虧損背後最重要的根本意義。
南北票價補貼兼顧設籍與否
- 2006-1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