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三通通關聯檢作業要再簡便

  • 2006-12-25
不論機場或是港口,入出關要以方便旅客為第一要求;兩馬小三通在出入境手續逐步簡化之後,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雙邊的入出通關作業能夠再便捷,提升服務品質,活絡兩岸往返。
 針對兩馬之間的入出關作業的改善建議,在兩馬每季事務性商討會上,地方府會、均做反映,雙方在政策上都予配合,問題在於對策上,以及現場通關作業執行心情、態度及能力配合;以廈門為例,在旅客流量上是馬祖的近十倍,但通關作業時間,每人平均是五分鐘,連江縣議會小三通考察之行時,也曾向福州、馬尾方面反映,旅台鄉親亦向市台辦吐露心聲。
 兩馬小三通今年第六年,馬尾港從去年聯檢通關大廳內部改善及實施落地簽實施起,在服務品質如行李、人員載運、卸載搬運以及軟硬體設施如風雨走廊設置,甚至檢查服務態度等,平情而論,都做了很大的改善,旅客也感受到進步的脈動,而是在執行心情、態度上,更要讓旅客呼吸到升級的跳動。
 最近旅台鄉親反映,因配合台馬空運時刻異動,馬尾開船時間已由九時半提前九時十五分,但馬尾通關聯檢作業並未提前,若遇人潮或電腦作業故障,或風浪大船速變慢,下船後搭乘十二時十分的班機,沒有喘息空間,甚至造成延誤。所以,只要在聯檢人員配合提前,也給予所有旅客方便。
 再者,落地簽領證作業,在初期作業的確等候過久,窗口太多,旅客不知所措而更延誤時效;還有,候船大廳服務設施,希望明年能夠再予裝修,增添飲水、公用電話等服務。
 至於,通關驗證作業,一般維持兩個驗證通道,雖視人數而增加,但是若能維持四個通道驗證,不等於省下所有旅客一半時間,原本十五分鐘的通關等候,再加上兩個的話,只要七、八分鐘時間。
 回頭看福澳聯檢出關作業,中央駐馬的機構也應在作業便利上多做思考,除加強執行服務態度、節省通關時間的作法改善,在通關通道擴大、增設驗證窗口的硬體改善上,更要向中央做反映;以目前擁擠、狹窄的空間,不但服務品質打折扣,也無法應付未來的成長流量需求;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要有新的改善計畫,或是新的做法,才符合大家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