媽祖巨神像籌建的共識與行動

  • 2006-12-27
 在旅遊主題多元化的訴求下,不論是生態之旅、文化之旅,或是宗教之旅,都有它的特定族群,而媽祖與馬祖的故事,也的確值得在地營造宣揚;同時,規劃馬祖宗教園區的計畫也未曾停歇,我們希望從媽祖巨神像籌建會第一次召開,在新的一年有具體共識、行動,逐步推動落實。
 提起媽祖巨神像籌建計畫,在民國七十年前後,地方人士即倡議鼓吹,並一度發起募捐,後因人事異動及經費龐大,加上當年軍管時期,恐神像高度而成為對岸觀測目標而作罷。
 在封存十多年之後,馬祖開放觀光,地方人士再度以媽祖神像構思,以吸引香客,地方政府亦一度找專家設計圖案,並完成模型。
 民國九十一年,在縣府及馬管處攜手合作下,擴大規劃為媽祖紀念園區,並以馬港天后宮為起點,延伸至對面山頭的巨像主軸,並以登山朝聖步道、山頭自然綠帶區搭配景點,同時結合馬港商圈的塑造,為地方增添獨特的旅遊區。
 這個園區的規劃,不但使媽祖宗教主題更為明確,也為巨神籌建跨出一大步。
 近年,配合地方旅遊主題的開發,地方政府在自然生態、人文歷史、在地產業等結合觀光而賦予新的生命,希望是藉由多元、豐富的內涵,而打開知名度,活絡地方商機。
 以媽祖主題為例,除馬祖宗教園區規劃之外,每年「媽祖文化節」舉辦,以鎖定特定的旅遊族群,今年「媽祖在馬祖」系列活動,是民間協會以此為議題,也是希望藉由探討,以及媽祖昇天得道祭典,引起信仰者見證馬祖與媽祖的關連。
 媽祖在台信眾有數百萬人,尚不包括對岸的信眾,凡是有華人的地方,就有媽祖的信仰。今年大甲鎮瀾宮去湄洲祖廟朝聖,循小三通路線出入有四千人次,金門的海空運及相關服務業大爆滿,而且媽祖每年如繞境、進香等,都是固定活動。
 這次行政院長蘇貞昌馬祖之行,除對地方坑道認為是世界級景點之外,還提到民眾拜媽祖不須遠赴大陸湄洲,「到馬祖來就好了!」因為媽祖正是馬祖的人文精神象徵,馬祖不紡多宣揚媽祖的事,用媽祖來促銷馬祖。對院長的看法,縣府極為重視,近期將邀相關部門會商明年媽祖活動擴大。
 媽祖巨神像的籌建,立院院長王金平上次馬祖之行,樂意出任籌建會主任委員,協助這項計畫的推動。第一次籌建會的召開,我們希望在新的一年,各方有更具體共識、行動,然後逐步推動落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