射擊訓練兼顧戰備需求與漁民生計

  • 2007-01-07
 雖然馬祖地區近年來不斷的實施國軍精實計畫,但只要有國軍駐守的一天,例行性的戰備訓練就不能少,馬祖戰地今非昔比,在執行戰備訓練的同時亦要兼顧地方的感受與實際需求。地區漁民陳情希望軍事任務的火砲射擊警戒範圍要縮小,也是為了生計著想,我們期盼軍方能正視這個問題,在訓練與生計之間找到平衡點。
 北竿漁民最近針對防區例行性的軍事火砲射擊任務所公告的時間及區域有意見,並為此向地方民意機關陳情,希望軍方及地方政府能出面協調。馬祖雖然解除了戰地政務,但仍屬前線戰地,國軍數十年來負責駐守外島,確保國土及國人的安全,功不可沒,即使是兩岸情勢轉變日趨和緩的現在,國軍駐守外島的必要性仍然存在,所以例行性的軍事訓練是不可少的。
 早期馬祖因實施戰地政務,軍方一個命令一個動作,所有的作為都以戰備為第一優先,基於戰備訓練實施海空域管制是常有的事。隨著馬祖開放的腳步,軍事訓練的頻率沒有以前那麼高,馬祖的大多數海空域處於開放狀態,但訓練工作仍然必須持續,實施管制也是理所當然的。自去年開始,防衛部為落實全民國防,史無前例的將例行性的軍演火砲射擊結合觀光,全面開放讓民眾參觀,這種突破性的思維與作法獲得大多數鄉親及國人的認同,既然訓練可以配合觀光需求,自然也能兼顧漁民的生計,相信只要充分的協調說明,軍民雙方各讓一步,總會找到合理的平衡點。
 我們具體的建議,例行性的火砲射擊訓練要儘可能的採固定時段及縮小區域做規劃,在作業前置階段先與漁民做溝通,避開常出海作業時段,正如同對空射擊要避開飛機飛航的時段一樣;更何況現在地區的漁船數量不多,協調工作理應較易進行,我們不期望能做到完全配合漁民的時間,但也要思考如何把影響降到最低。近年來防區國軍的相關作為已有大幅的開放,防區在吸納地方意見後,也積極地加以推動,開放射擊供民眾參觀就是一個最佳例證。
 在戰備訓練方面,軍方有軍方的立場與作法,在生計部份,漁民有漁民的需求,但絕不是處於對立的立場,除了漁民的問題外,未來類似的情況也可能發生在其它方面,處理的角度及原則是不變的。充份的協調溝通是唯一可行的方法,外島軍民同舟一命,這是優良的傳統,不論處在什麼樣的年代,都是不變的法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