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江縣政府九十五年度北竿塘岐形象商圈輔導計畫正式啟動,建設局工商課完成規劃評選作業,由中國生產力中心獲選,本週將在北竿舉行第一場次的課程,主題是『新商品開發技巧』。主辦單位希望藉由這類課程啟發在地人的生意觀,充份運用在地的特色及資源,發展可長可久的產業。塘岐曾是地區重要的商業村,在國軍精實轉型的過程中,似乎到現在仍無法看到有大規模的改變與突破;整體而言,過去以軍人消費的年代已經消失,商家經營的體質若不改善,無法符合未來觀光發展的需求。
塘岐商圈是由復興路、中山路、中正路所組成,早期因地區僅有北竿機場;它是出入馬祖重要樞紐,繁華一時與南竿相比毫不遜色,但南竿興建第二座機場後,商圈急遽沒落,而對商圈造成更大的衝擊,則是國軍精實專案的實施,主要消費群頓時消失,大多數商店失去生存的依靠,直接造成相關行業的沒落。而交通樞紐地位的轉變更產生了民間投資信心的挫敗。目前商業形態仍屬傳統式經營居多,且地方組織尚未成熟,軟體輔導極為缺乏。配合觀光立縣之政策,就地區落後之商業環境重新塑造再出發,以突顯地區之商業特色,增加觀光客在地消費意願,提升地區商業品質,促進觀光發展是必須要走的轉型之路。
為此,地方政府及民間都在積極思考要如何讓沒落的塘岐商圈重拾往日繁華,希望經由引進不同的專業觀點,再結合地方特性來做長遠的規劃。要塑造一個新的商圈並非易事,除了要充份利用現有的各項資源外,應思考從體質面來改造;在外觀方面,村容街景老舊雜亂是一大隱憂,包括土地公有、屋舍私有的不正常現象,都是可能造成阻礙商圈進步的因素。現有商家大多是自家店面,做生意只是糊口、打發時間,缺乏競爭動力及危機意識,也無心力和能力去改善,導致店面及招牌破舊凌亂,店舖座標與居住環境缺乏區隔,某些店舖座標甚至環境髒亂,缺乏形象特色,專業知識不足,服務品質有待提升。
呼應地方觀光立縣的政策主軸,商家要先從觀念上澈底的加以改變才行,做生意,人潮固然重要,但如何去吸引人潮則是更重要的議題。國內外許多著名的商圈不見得是交通便利,但因為有特色,即使交通再不方便,想來的人總是要想辦法。因此,我們在思考塘岐商圈未來的同時,其實也是關心馬祖的將來,地區任何一個鄉村都應有此先見之明,不變則無,大家應化被動為主動,才是改造商圈最主要的動力來源。
塑造商圈從改善體質做起
- 2007-0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