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動場景也好,事件過程也罷,它稍縱即逝,或過眼雲煙,而它最大價值在於紀錄留存,若進一步累積再彙整出版成冊或上網,不但可供大眾參閱運用,更為地方留下歷史資料。縣府近年推動地方出版品代售,是一項立意甚佳的做法,其實還可以深化成文史工作室,專責史料研調、記錄及系列出版,將是馬祖最珍貴的歷史資產。
在民眾反映特定族群需求下,地方政府自九十三年正式委請民間展售公部門出版品,外界反應不錯;今年再度徵求代售,主要是方便遊客購買及特定族群的需求。
地方展售在地出版品,不在於形式上的銷售,畢竟是部份需求,且進帳有限,它最大功能在於彰顯在地文化的宣揚及歷史保存價值。
以政府出版品而言,它也不在於有形的業績,另外種類也受限,不過,有的種類卻是民間出版品所不及,如史料性、生態性的書刊,有它的一定的功能與價值。
過去政府的出版品,大都以紀綠性為主,發行對象也都以機關學校為範圍,較少對外銷售;近年因配合旅遊的需求,出版以觀光導覽及生態介紹等書刊、簡介、摺頁等,也多半以贈閱、索閱、取閱為主;現由於部份特定族群收集、閱讀的需要,才推動委由民間代售,便於滿足他們的需求。
在地方出版品的種類中,除旅遊書刊及生態導覽受歡迎之外,史料性的專書如鄉誌、老照片專集等及專業性書刊也是外界收藏的刊物。
政府出版品代售,根據外界反應,除販售點較少,購買上不便外,我們建議可以在網站上除建立歷年出版品總覽,銷售的書刊也可採劃撥訂購。再者,銷售的書價,不宜訂的過高,我們可以給代銷售商較好的利潤,但訂定價格先予壓低,況且,我們不在以於賺錢為目的,還有,各單位出版品採總量管制,凡出版有價值或保存性刊物規定提供執行部門二百本外,並留存原版,視需要可以加印。
馬祖,經過半個世紀的歲月,不同時期的不同容顏或是成長歷史軌跡,都有它一定價值,尤以現代人們也都在追尋傳統的記憶,所以,多做一些系列性的史料,將是馬祖未來最大財富資產。
系列性史料叢書最有價值,過去在軍管時期,本土東西不受重視,如今,本報的新聞檔案及舊照儲藏庫在地方自治以後,沒有歇息過,舉凡縣、鄉誌編纂及史料性刊物編著,都會先進入這個時光隧道重溫一下,這就是最佳的證明,所以,成立公部門文史工作室也是刻不容緩之事。
從政府出版品展售,看地方史料紀錄價值
- 2007-01-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