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竿航班不能再減 立榮需規劃配套因應

  • 2007-01-16
 北竿班機不能再減班了,現有三班也已經是最底限,立榮若再予縮緊,只會把自己做小,而且是惡性循環;我們建議航空公司先從優惠配套著手,拉抬人氣,然後同步推動小三通空運,擴大市場版圖。
 隨著時序入冬,加上年關接近,大家忙著年前事務,以及規劃年假出遊,遊團明顯減少,空運載運量相對降低,尤以北竿航線就像最近寒流一波接一波,載客率「直直落」。
 據立榮北竿站估算,這個現象從去年十二月中旬開始,預估載客率不到四成;不論是台北-北竿還是北竿-台北,在每天的第二班及第三班經常出現只有個位數的營運業績,只有第一班因是軍包機,搭機人數較多,但還是有空位。同時,南竿航線載客率也下降。最近外傳立榮計畫在農曆元宵人潮過後,北竿航線要再減班,一天三班只剩二班,但根據民航局公布的二月班表,立榮尚未有減班的規劃。
 遊團減少,航線載客率低盪是必然現象,我們希望立榮不宜貿然減班,不要為了一班而產生在地民眾的反感,尤以獨家航線,更不能處處以利益為第一考量,也要兼顧大眾交通運輸的需求。
 其次,班次減少,固然在公司帳面上減少開銷,但以整體及長遠發展來看,未必是加分;因不斷減班,只會斷了搭機率的提升,而且減低旅客對航空公司的信賴及造成往返不便,久之形成惡性循環。
 再者,班次越多,越會帶動人潮,因行的方便,形成良性循環,不然,搭機越不便,旅客就越少。當然,經營者在商言商,不過,眼光也要放遠。
 馬祖屬獨家航線,固然,北竿航線不賺錢,當初民航局政策是以南竿附帶北竿,目的是以南竿的黃金檔搭配北竿,以彌補損失,而航空公司總不能柿子只挑軟的吃。
 生意是人做的,也就是要生出好的主意,以北竿的旅遊動線並不輸給南竿,我們建議航空公司在春節元宵之後規劃推出馬祖南進北出或北進南出的交叉旅遊套餐活動,結合旅遊業、餐廳、住宿,以優惠方式拉抬搭機人潮;或是搭北竿班機送禮券或其他優惠方式,以吸引遊客或旅客上門。
 最後鎖定的長遠目標,就是小三通空運,航空公司可以試著先開闢春節包機協議方式爭取促成,把北竿為三地取道往返台灣。
 辦法也是人訂的,就是要辦出好的方法,循小三通的海運模式,不是不可能達成,希望立榮以民間航業身分推動,避開政治議題,可減少諸多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