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東引島鱷魚山焚身,到東莒林坳嶼火燒,馬祖無人島礁的生態維護,值得軍民關切,我們呼籲軍方以保護島礁天然資源為貴,大自然浩劫後所付出的損失,不是人力或短時間可以回復,同時,有必要訂定辦法做為規範。
去年十月左右,東引民眾即反映西引鱷魚島再傳火燒山,延燒範圍歷年之最,更令鄉親不解的是,短短一個月之內「鱷魚」遭烈火焚身三次;本月十五日又傳出東莒林坳嶼火燒山,民眾遠看山頭一片焦黑;外界對無人島礁火災,也感震驚,因在無人居住的環境下起火,是不應該發生的事件。
以東莒林坳嶼來說,它是東莒風水島,島上有許多珍貴濱柃木,還有「百年」之說,而一場火燒山,若將之燒盡,是最慘重的損失。
過去在軍管時期,因時空背景,軍方均以無人島礁做為靶標,在民智大開之後,以及生態維護觀念受重視,近年已停止將無人島礁列為射擊標的,這個做法是對的;同時,驅離大陸漁船民登上無人島礁進行採蚵,其實也是在做保育工作。
至於,鱷魚山起火原因,一般均認為軍方所致,後者東莒林坳嶼失火,民眾反映是海巡驅離大陸漁船發射照明彈所引起;在保育生態的環境下,大家不得不謹慎。
以東引鱷魚山而言,外貌形狀像極鱷魚,是可以再開發的景點,山上原生植物眾多,在地民眾看到火燒三次感到痛心,並認為軍方應加以維護,更不能以位置偏僻,不影響居民生命財產而予不當處置,如銷燬廢彈或射擊訓練,這都是錯誤做法。
在民國八十八年,地方列入國家級風景區之後,地方無人島礁列入保護範圍,除了做好鳥類保育工作外,珍貴植物也是同級重要,尤以獨特花卉植物,都是具有成長歷史。
大陸漁船民越界捕魚之外,也有搭載採擷海芙蓉、貝類者,登上無人島礁進行採蚵、撿拾鳥蛋,甚至挖取濱柃木,所以不得不做驅離管制。
無人島礁也是我們的家,更是鳥類、原生植物的棲息的窩,不論軍民、海巡弟兄,大家都要一起保護、培育,尤以大自然的東西,生之不易,來之也不易,我們有責任跟它「長相廝守」。
無人島礁火燒事件之省思
- 2007-0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