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每一筆補助經費爭取不易,有賴公部門的每一個成員做好控管及執行,把每一分錢花在刀口上,延續、發展地方建設;固然,每一位承辦人扮演守門員角色,而主官、管更是關鍵發球員,掌握整體戰鬥執行力。
對於近年各單位預算執行率的較低,縣長陳雪生在今年第一次的主管會報上,對此表示不滿,要求所有主官管們要加強「內控」及「執行力」等管理問題,並指示企劃室訂出各專案列管進度,也強調九十六年度的預算執行率至少要提升到百分之六十五以上。
值此新的年度,縣府審視去年度需保留案及已執行案餘款退還案,以及前年度的預算執行率百分之五十四,執行率較低,的確需要強化。
地方資源有限,財政拮据,約百分之九十的財源來自中央補助挹注,近五年來,雖然中央預算也吃緊,但在地方首長及各部門主官爭取下,補助經費並沒有縮水。
從薪資調得至地方建設經費爭取,正、副縣長及局室主管及單位主官奔波台馬兩地,或中央部會官員到馬,各主管熱忱相待,尋求中央奧援,以利工作推動及業務推展,為的是地方生活建設及競爭力升級。
當開了頭,計畫提列送出,補助經費到位,後續執行才是成效的關鍵;以績效而言,看的是結果,過程則由執行人員把關,掌控時間,若執行率較低,檢討是內部控管及執行能力。
固然,近幾年中央在預算到位時間上是比往年來得慢,以離島建設基金來說,到每年七、八月才撥款,距年底時間只有四、五個月,等簽案、上網、發包、執行等作業,也的確匆促,在時間壓力下,著實執行不易;這種特殊狀況是避免不了,不過,各部門還是要有因應對策。
一個組織運作,主官、管在「內部控管」中,是鎖緊發條的關鍵者,局室各課長則是重要掌控進度者,除本身工作外,各個計畫的進度、困難度、執行度要隨時瞭解、回報,由局室主管協助解決。
現今公務運行,也的確繁雜,從採購法至結案,林林總總,一個承辦人遇有執行阻礙,必須向主官管回報,不宜拖延積壓而誤了進程。
不容諱言,不少承辦人不諳法令,也不下工夫恐涉及法令,遇有難解案件則予放置,不做處理,也不做提報,致使計畫進度落後而影響成效,這也就是所謂做事態度問題。
計畫補助預算執行率低,經費繳回中央;再者,年年保留案過多,勢必影響下年度補助項目,縣長對此至表重視,特別在新的一年提出,並要求每一位部門成員建立正確的做事觀念,同時要求主官管做好內控及落實執行力,我們希望每一個部門有此體認及警愓。
落實補助計畫執行力
- 2007-0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