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科技發達及對外交通改善下,馬祖獲得資訊也便捷,師資來源亦不是問題,相對的在地學生的素質拉高;以今年大學學科能力測驗成績,馬中劉瑞軒考70級分,創馬中創校以來歷年最高分,就是最佳例證,因此,在保送制度之外,離島學子也能擠入名列前茅。
今年全國15萬多名考生中,只有68人考75分滿級分,比去年的159人減少91人,是近四年來學測滿級分人數最少的一年。馬中劉瑞軒的70級分,等於只差五級分就滿分,屬超強棒的考生;另外,兩位馬中學生也考到62、63級分,也是厲害高手。
在大學窄門放寬之後,唸大學對馬祖學子而言,不再是一件奢望之事,近年,對地方保送制度的存廢,民間家長有不同看法,有的認為保送制度反而削弱了學生再向上的企圖心,有的認為,以一般的素質以及地方學習環境,仍有存在的必要。
再者,對保送及採照原住民加分方式,大家亦有不同的見解,有的認為,保送列舉的校系不夠多元、開闊,以採照原住民加分比例模式更有彈性;有的認為,還是按原模式走,希望校系爭取再豐富。
保送制度存在已久,有它的功能性,現階段還是有它的必要性,主要是因一般的成績偏低,錄取的校系選擇性更小;另外,有的科系如醫師人力的培植不可缺。
至於,比照原住民加分模式,大家也可以接受,問題是中央態度傾向不支持,地方亦曾建議,教育部看法是以偏遠、高山地區交通更不便的弱勢族群為考量,而金馬只要機場再改善,比本島偏遠山區更方便。
我們所持的看法,在現階段的保送制度作業下,校系能夠更多的選擇,如近年台大、政大等名校都已列入保送對象,校方也多能以關懷離島的心情,降低門檻甄選錄取,不然,以一般的平均素質,除突出者之外,只能登錄一般私立大學,對孩子出路及家計是沉重負擔。
當然,我們不希望學子一直靠保送列車,自己鎖定目標,考取自己心中理想校系是最重要的,不過,要付出心力,家長也要配合、協助,才不會輸在起跑點上。
從馬中劉瑞軒大學學測成績突出說起
- 2007-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