離島在地醫師到位 醫療服務升級

  • 2007-03-02
 不管是軍醫支援,或是主治醫師輪診,離島鄉親最愛的還是在地的醫師人力,主要是熟悉且固定的安全感。在地方相繼培訓在地專科醫師之後,離島東引已到位,莒光可望在今年內也補齊,未來再追求的是服務品質的升級。
 離島、偏遠、山區醫師荒,在台灣本島及所屬離島仍然存在,且流動性大,馬祖長期也是如此,近年在衛生局長劉增應規劃推動之下,除保送制度持續存在並擴增之外,在職專科醫師的培訓也是一大突破,不但提升診療作業能力,也可派駐外島而獨當一面。
 這個培訓策略的成功,在於運用北市聯合醫院龐大的專科醫師資源,爭取採合作的模式,每年定期派駐各科專科醫師輪流駐診,一則提高醫療品質,二來本地在職醫師可抽出送台接受專科訓練。
 醫師的培養,除了七年醫學院基礎教育之外,最關鍵在於大型教學醫院的在職培訓,可就各科做專業訓練;這幾年,如外科、婦產科、小兒科等專科醫師的培訓,就是最大人力,亦是派駐離島最強棒的陣容。
 離島鄉親對在地醫師的接受度高,這也是人之常情,主要是熟悉的安全感,除了語言可相通之外,在醫病關係上也較貼近,等於在治療之前,先治療好心理。
 另外,是固定的安全感,因支援或輪診,都是短暫性,加上軍醫年輕,經驗不足,以及語言不通,對年長者而言,心理上覺得沒有安全的失落感。
 針對離島在地醫師的派任,縣長陳雪生高度重視,並指示衛生局規劃配合,在局長劉增應持續推動下促成;再者,議員張永江、陳建光等民代的強力訴求,也是落實的協助力量。
 在配合在地醫師到位之同時,這幾年,局長劉增應也同步推動離島衛生所大樓的新建,目前各鄉衛生所均具基本規模,再加上在地醫師的加入,是一加一等於二。
 至於,未來再追求的是診療品質的再升級,相信縣立醫院組織章程修編推動完成、緊急醫療後送作業完備,新醫療大樓興建,以及北市專科醫師輪駐制度實施,醫療的服務會更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