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國教 在地高中優勢與需求

  • 2007-03-03
 十二年國民義務教育在未來是個趨勢,這項政策的轉變,外島高中也會有所因應;不過,基本上沒有太大變動,只是有的認為,校門全開之後,招生數的問題,以及入學方式也全開,學生平均素質會受影響。其實,在配套措施上可以做準備,讓在地高中辦得更完善。
 在春節過後,教育部宣佈二○○九年正式啟動「十二年國教」,理想上的長遠目標是免試入學且免學費,終極目標則成為義務教育一環。而外界關心的是入學方式,以及所謂傳統公認頂尖明星高中二十四校,如建中、北一女如何因應政策的轉換。
 至於,外島人士關心的是,免試升學的話,大家都可以登記,家長將子女往台北送,在地招生數是否將會造成招生數的衝擊,以及憂慮是否影響學子整體素質。
 十二年國教免試升學,雖然目前還沒有確定時間表,但教育部今年開始,將試辦第一階段「產業特殊需求及偏遠地區高中職」的免試入學計畫,符合條件的學校可提出申請,審核通過的學校類科,今年起試辦免試入學。
 從第一階段試辦計畫來看,產業特殊需求部份,以過去職教經驗及在地人力市場需求,就業導向的專班,可行性並不高,吸引學子的意願很小。
 從九年一貫至十二年一路升學,是必然趨勢,而家長與學生最關心的是入學方式,按目前教育部規劃是逐年轉型為全面申請入學與在地入學,國中基測將轉型為門檻測驗,社會公認的頂尖明星高中仍可自主決定招生方式。
 近年教育政策改變,國內反彈聲浪很大,十二年國教,有國人認為,是民進黨選舉炒作,並不看好政策的轉變,反而亂了體系;也有人認為,這是國民基本教育,拉長十二年可提升國民教育品質。
 以外島唯一高中來說,有家長擔心的是在全國大開之後,外島招生數將不足,不過,以在地的需求,有它的優勢與便利性,畢竟台馬一海相隔,子女在台就學,尤以青春叛逆期,疏於就近照顧,恐步上歧途;而在地方就讀,環境單純,加上師資完備,以及保送制度的加持,多數家長還是會以在地高中為選擇。至於,免試入學而影響整體素質,其實這層憂慮是沒有必要,提供在地子女學習環境,也是在地高中社區化的目標,讓地方子女有就學機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