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請中央早日核定新臺馬輪購建方案

  • 2007-03-04
 在推動南、北機場改善之同時,地方政府爭取新臺馬輪購建之前置作業沒有停歇,先行做好周全規劃方案,俟中央點頭撥助經費,即可執行購建任務。因現有臺馬輪老舊,未來航行安全以及舒適需求、觀光發展等完整考量,我們期待中央早日同意逐年編列預算,一償馬祖人的心願。
 基於地區之自然環境與人們需求,新臺馬輪的建造勢在必行。但在現實作業上仍須克服的工作,如向中央爭取預算以及規劃重點如船型、船速、RORO配置、安全性、自動進出港及觀光附加價值與船舶等都需要做整體考量。
 為事前周全規劃,地方委請台大工程科學及海洋工程學系等組成規劃團隊,在春節過後,執行規劃團隊除特別體驗海上之旅,並做期間報告,同時與地方交通部門等意見交換,希望規劃工作能夠更齊備。
 在討論規劃方案時,包括船速、耗油、噸位、載客人數等,都列入意見交換,如否整體分析高馬力高耗油量對未來營運成本所占之百分比;為了考量運輸競爭力,臺馬輪可設計出具雙效航速的主機,以應不同適航需求。當有輸運需求時,可以高達四十浬之航速來載運客貨,有效解決台馬地區的滯留旅客;一般情況,則以二十浬的航速行駛以維持效益。其他,原則上仍以目前臺馬輪為基準。
 新臺馬輪的購建方案,需考量的項目:
 第一、適航性:以航行安全而言,因台灣海峽海象險惡,入冬之後常見大浪,除停航率高外,在航行安全上更是顧及,地方政府一再向中央反映,以適航、安全為第一考量。
 第二、舒適性:除適航性可提高開航率之外,舒適性也是必須考慮,如平衡翼加裝、艙內空間配置等,讓旅客不再視搭船為畏途。
 第三、便捷性:目前台馬海上航程,可再縮短三分之一的航行時間,如四、五個小時可到達目的地,以提高載客率。
 馬祖位處海島,以海運功能著眼,不論未來空運是如何便捷,海運仍有它的功能,尤以海島馬祖霧季時間頗長,在天霧時可適時發揮輸運調節的功能。再者,輕件物品的運送,也更加方便。
 飛機、客輪,馬祖對外交通而言,這兩個宛如車之兩輪,鳥之雙翼,不可偏廢,現在是如此,未來還是如此,我們期待地方政府提出完整規劃報告送到中央時,中央能予早日定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