籲中央推動金馬與大陸通水

  • 2007-03-15
 生活型態改變﹐現代人無法離開水、電而能生存﹐馬祖自來水普及化﹐以及開放旅遊﹐限水還能撐過﹐停水則影響太大。在未來用水需求量增大的狀況下﹐大陸輸水是一個值得中央思考的方向。
 在自治及開放之後﹐地方建設除了交通外﹐水、電投注最大﹐以水利建設而言﹐各島的淨水廠、自來水管路、海水淡化廠、截流系統、水庫攔水壩﹐因現代化生活﹐不能沒有水﹐也離不開電﹔水、電設施的普及率也是一個地方生活水準的指標。
 節約用電、用水﹐以現代人生活要求﹐是很難做到﹐主管部門也一直宣導﹐效果並不大﹐主要是大家已習慣使用﹐且十分浪費。
 地方自來水普及率已經提高到九成以上﹐近年來的重點放在開源部份﹐各島的截流系統正不斷擴充﹐南竿的后澳水庫現已完成﹐還有一座千噸級的海水淡化廠計畫準備設置﹐在完成之後﹐可大幅提升供水的穩定性。
 雨水不豐﹐不斷蓋水庫是目前唯一解決方式﹐但還是無法永遠滿足未來的需求﹐只是拉長有水的時間。
 近年﹐氣候怪異﹐雨水少量是常見的事﹐尤以南竿因用水量大﹐遊客多﹐只要一不下雨﹐就出現限水警訊。解決南竿用水﹐地方政府也是著力最多﹐除水庫之外﹐也計畫「北水南送」模式。
 未來南竿水量不足的狀況﹐還是會發生﹐中央政府因政策思考﹐對大陸送水接受度不高﹐寧願花錢蓋海淡廠﹐甚至運水船送水﹐也不願大陸送水。
 其實﹐這是觀念問題﹐馬祖雨水有限﹐又沒有江河﹐缺水的問題也是永遠存在﹐未來一次性解決模式就是拉一條管路﹐由馬尾直接拉到南竿水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