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絕未滿十八歲學子進入網咖

  • 2007-03-19
 近來連江縣政府政風室接獲民眾檢舉,地區有網咖業者未依規範讓未滿十八歲的年輕學子進入消費,檢舉的來源或許是有些無助的家長,眼見自己子女整日沉迷網咖而荒廢了學業。這個問題存在馬祖已久,社會各階層應該要正視問題的嚴重性;尤其是網咖業者不能因為做生意讓部份暫時迷失方向的年輕人有逃避的處所。網咖不是壞地方,只是適當的管制對成長中的青少年應有正面助益的。
 網際網路近幾十年來蓬勃發展,網路咖啡廳在全世界如雨後春筍般的陸續開張,在台灣甚至是馬祖,更是走沒幾條街就兩三家,而在網咖的消費群主要是青少年及阿兵哥,而青少年為何對網路那麼著迷呢?而又會選擇網咖為上網的場所呢?為何青少年上網的時數越來越增加?甚至是上癮了呢?許許多多的年輕人,像上了癮似的坐在電腦桌前拚命上網,然而這群活力旺盛的年輕人,又選擇了網咖這種場所作為上網的地方。年輕力壯的年輕人,在我們的印象當中,應該會選擇戶外的休閒運動,而不是待在狹小的空間裡上網做為休閒活動,這使得社會青少年文化造成一些衝擊,一般認為這是一種不正常的現象。現在大家似乎都開始注意到這些問題的存在,而學校、民間機構、政府等,都開始嘗試著做這些問題上的處理,並且討論網路為什麼有那麼大的吸引力,使得青少年們沉迷於網路,而上網的地點又在網咖,網咖又與網路遊戲產生密不可分的關聯之原因。所以,政府明定未滿十八歲的青少年不得進入網咖,就是要避免年青學子因此荒廢了學業。
 相較於世界各國,台灣的網咖文化可以說是相當獨特,而與鄰近的韓國相似,都是以線上遊戲為號召,因此主要是以青少年為消費主力。然而網咖所具備的功能可不僅止於提供連線對戰的聲光娛樂,從實質的寬頻網路連線服務,到提供優質的硬體空間使用,網咖所能做到的就如同網路一般,具有無限想像的空間與應用。馬祖地區相較於台灣,青少年可休閒的選擇及空間更少,此時網咖就成了多數年青學子認為唯一可去之處,事實上,地區大部家庭中都有個人電腦及網路設施,之所以還要上網咖,應該是年輕人的一種喜性。
 當然,網咖業者拒絕未滿十八歲年輕人進入的做法,嚴格說起來是消極的,比較積極的作為應是在學校及家庭教育上努力,父母親陪孩子的時間多一點,孩子打電腦或上網的時間就少一點。拒絕未滿十八歲學子進入網咖需要社會、學校、家庭甚至是政府各方面共同的努力,馬祖未來的發展奠定基於教育的成敗,我們的孩子該念書的時候卻在網咖裡虛度光陰,更加減弱馬祖的競爭力,這是影響深遠的問題,大家能不重視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