酒,過去是金馬財政的最大收入,未來也是如此;雖然在WTO的壓力下,我中央不可輕言開放大陸白酒進口,況且台灣尚未開放大陸貨品的品項尚有二千多項,白酒不應列入優先名單,以顧及離島財政的平衡。
金門也好,馬祖也罷,都無法再接受經濟結構的衝擊,即使金酒年淨收三十億上下,名列台灣百大企業,也不能受到大陸白酒敲關碰撞,更何況馬祖白酒已打出響亮名號,正在台灣開疆闢土,攻城掠地。
因歷史的背景,金馬早年設有酒廠,酒品銷售,挹注金馬地方財政,金門因先天條件較佳以及在台通路搶得先機,致使地方自治之後,產銷暢旺,一度獨佔白酒市場;近年,馬祖白酒以香醇口感及優良酒質,漸漸在酒國市場建立一席之地,尤以東高更是被對岸譽為台灣白酒之王。
固然,在WTO的強大壓力下,大陸白酒頻頻要求叩關,但是國內尚未開放的大陸貨品品項尚有二千三百項,白酒不應列入優先開放項目。
中央政府在思考上,首應顧及金馬離島的發展,對地方財政、民生經濟以及民眾就業等更要多予關注。
以地方財政而言金馬沒有其他資源、產業,地方財務收入,唯有製酒是最大的財政收益支柱,去除這隻金雞母的優勢,地方的財政將更加陷入困境。
以民生經濟來說,國軍裁撤,中央在提振當地經濟發展上,也未有振興計畫之補強,近年民間呈現一片蕭瑟氛圍。
以民眾就業著眼,金馬酒廠不但提供民眾就業,穩定地方政府財政基本收入,更是養活不少住戶,若是業績不升反降,對就業機會勢必減少,也的確帶來社會問題。
經濟部試探評估大陸白酒開放的可能性,金馬政府、民意代表當然堅決反對,還有中央所作的思考,完全站在台灣觀點,忽略了金馬以酒為產銷命脈,等於只要不影響台灣島內就不足為重,這樣的思維方向是置於金馬離島為「化外之地」,金馬中央民代嚴守把關,絕不讓國貿局輕易開口開放。
大陸白酒開放對金馬酒之衝擊-經濟部不可輕言開放進口
- 2007-04-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