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待未來四年醫療服務更周全

  • 2007-12-09
 這八年來,從各科專科輪診到離島在地醫師駐診,歸功於縣衛生局提出「全民健康保險馬祖地區醫療給付之效益提昇計畫」(IDS),地方鄉親滿意四成二拉到現在八成三。醫療再升級是民眾期待,我們當不能以此為滿足,希望民國百年在新醫療大樓完成啟用之後,馬祖醫療更周全、更便利、更保障。
 在今年歲末年終之際,為表示對馬祖醫療健保執行區塊的重視,中央健保局特別來關照一下成效,並由總經理親自率團與地方府、會及局、院做意見交換,我們也期待盼明年再一次的IDS四年執行計畫能夠進一步拚大及深化。
 過去,大家總認為跟台灣繳同樣的保費,卻受不一樣的醫療待遇,這是事實;民國八十九年經地方提出IDS計畫,並在策略性運用下,以整合性醫療服務方式推動、執行,從民眾八成三以上的滿意度,就是最佳見證。
 醫療,對現代人而言,已是生活品質的一大指標;生活在馬祖,除重傷病患備有緊急後送機制及受理平台外,在門診、治療、預防保健上,有的比台灣還方便、還貼心、還有尊嚴;這八年來,地方在專科醫師駐診、遠距門診建置、緊急後送制度化以及院、所遠診連線,在在見證了服務作業升級,離島衛生所在地醫師培訓完成進駐,未來養成計畫再加派人力,馬祖醫療還超越台灣本島偏遠縣市。
 在中央健保局支持下,IDS計畫每年三千萬的補助下,地方醫療的突破,可歸納四項策略運用成功元素:
 第一,共享性:這個策略奏效,在於引進北市醫療團隊及國軍八○四醫院各專科醫師支援,一則擴大縣立醫院門診科別,服務病患升級,二來在地醫師可送到教學醫院再培訓,成為專科醫師,可謂一舉數得。
 第二,可通性:推動與北市醫院線上門診作業,透過數位化視訊,專科醫師門診或會診時,在台北與馬祖沒有所謂距離、空間,台北醫師坐在診療室就可解讀報告,並作最專業的判讀,離島衛生所也與縣立醫院連線上診,也是一大升級。馬祖-台北醫療一線通,馬祖也能共享台北市門診醫療及健康管理資源,讓鄉親生活在這裡與台北都會距離更貼近。地方推動執行「台北-馬祖醫療整合系統」,主要提供鄉親門診就醫之便利、安心,營造一個與台北市民一樣的看診服務。
 第三,可用性:北市立等各大醫院專科醫師定期前來駐診,不僅立即提升醫療作業能力,在地醫師交換赴台接受專科訓練,這八年來,縣立醫院培植婦產、小兒及內、外科專科醫師,也是最大的資產。另一個間接效益,藉由台灣專科醫師導入,執行慢性病篩檢計畫,如消化系統、婦女子宮頸癌、老人視聽力篩檢治療及追蹤列管,為民眾健康加分,且每年都在做,連北市民眾也都享受不到。
 第四,發展性:在門診、健檢之醫療作業獲得改善之後,除離島衛生所大樓相繼完成整、興建外,進一步推動完成新醫療大樓,可提供大家更好醫療空間及品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