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直昇機彌補東引對外交通的不足

  • 2007-12-15
 連江縣政府試辦南竿-東引-松山飛航直昇機正式啟動,交通部同意於九十六年度離島建設基金補助「東引對外交通改善計畫」中,增列直昇機飛航南竿-東引-松山項目,這項政策對一向交通不便的東引地區而言是一大利多。由於地理環境的因素,東引不論是海是空,對外交通依賴「臺馬輪」甚多,又因海象常導致冬令時期對外交通停擺,而直昇機在馬祖島際之間飛航已有多年運作經驗,逐步從緊急醫療用途增加交通運輸功能是未來趨勢,期盼在中央照顧離島政策之下,在票價上有更多補助的空間,則直昇機可以有效解決東引對外交通的問題。
 每年十月至翌年三月間是地區島際交通的黑暗期,島際之間往返,直昇機便捷、舒適特性,已漸漸為旅客所接受,尤以冬季海象不佳時,直昇機更是唯一可以選擇的運輸工具。在鄉親對外交通的需求及觀光市場的開發下,直昇機從醫療用途轉向到交通用途是值得規劃投資的。地方政府租用直昇機進駐馬祖後,以提供民眾醫療後送為主要功能,其間也在不影響醫療的前提下運用在島際交通之上。政府試辦南竿-東引-松山飛航直昇機是直昇機機動功能的再延伸,對於東引對外交通而言,更是劃時代的突破,正如同八十三年馬祖機場的開航為馬祖開啟新契機是一樣的道理。
 以直昇機做為東引對外交通工具的討論已經不是第一次,過去航空公司也曾評估東引-松山直昇機固定航班的可行性,終究因為票價成本過高而無法為廣大消費者所接受;所以在東引對外交通改善過程中,政府的適時介入與輔導是有必要的,正如同過去交通部對航空公司實施營運補貼一樣,等到市場成長到相當階段時,再回歸常態營運,這一點對東引而言是需要的。
 時序入冬,東北季風強勁,海浪加劇,莒光、東引常因海象惡劣停航;既使開航,鄉親旅客也是暈船難耐;政府基於考量離島慢性病患至南竿求診或轉機赴台之便,特安排固定時間在島際擔任載客作業,可謂一舉兩得。這是因應離島在地的實際需求,以及有效利用交通資源的作法。從交通部對南竿-東引-松山航線飛航審核機制及票價上相關規定不難看出,以價制量仍是操作的考量因素,但至少對毫無選擇餘地的東引而言是一條新的道路。又以地方財源有限,長期且高額度的補助民眾搭乘直昇機的費用是沉重的負擔,轉而向中央爭取是唯一可行之道。
 直昇機客運在未來交通工具走向是趨勢,目前輸運是緊急醫療作業的「便機」,對遊客的需求是以價制量,或是公平起見,以實際成本反應在一般遊客票價上亦屬合理;國內直昇機客運尚未完全發展成熟,所以票價成本高,但至少現階段對東引而言,不論是往松山還是南竿,直昇機彌補了許多不足。